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浮云(浮雲)fú yún
(1).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
(2).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 唐 高适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鞍马备办了未曾?[丑白]告郎中:马多在。先有一万好马……[末白]有甚么好名儿?[丑白]……絶尘、浮云。”
(3). 汉 代继 黄巾 起义之后的一支农民起义部队。《后汉书·朱儁传》:“ 浮云 、 白雀 …… 苦唒 之徒,并起山谷閒,不可胜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自古名将,止闻以智,不闻以术, 浮云 、 白雀 之徒,终致灭亡。” ——《漢語大詞典》
(2).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 唐 高适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鞍马备办了未曾?[丑白]告郎中:马多在。先有一万好马……[末白]有甚么好名儿?[丑白]……絶尘、浮云。”
(3). 汉 代继 黄巾 起义之后的一支农民起义部队。《后汉书·朱儁传》:“ 浮云 、 白雀 …… 苦唒 之徒,并起山谷閒,不可胜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自古名将,止闻以智,不闻以术, 浮云 、 白雀 之徒,终致灭亡。” ——《漢語大詞典》
终日(終日)zhōng rì
(1).整天。《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唐 杜甫 《愁坐》诗:“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红楼梦》第九二回:“自从 司棋 出去,终日啼哭。” 刘半农 《学徒苦》诗:“奔走终日,不敢言苦!”
(2).良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终日 扁鹊 仰天叹。”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终日,非谓终一日也。终日犹良久也。言中庶子与 扁鹊 语良久, 扁鹊 乃仰天而叹也。《吕氏春秋·贵卒》篇曰:‘所为贵鍭矢者,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言良久乃至,则与不至同也……良久谓之终日,犹常久谓之终古矣。” ——《漢語大詞典》
(2).良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终日 扁鹊 仰天叹。”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终日,非谓终一日也。终日犹良久也。言中庶子与 扁鹊 语良久, 扁鹊 乃仰天而叹也。《吕氏春秋·贵卒》篇曰:‘所为贵鍭矢者,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言良久乃至,则与不至同也……良久谓之终日,犹常久谓之终古矣。” ——《漢語大詞典》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游子(遊子)yóu zǐ
(1).离家远游的人。《管子·地数》:“夫 齐 ,衢处之本,通达所出也,游子胜商之所道。” 晋 陆机 《大田议》:“夫商人逸而利厚,农人劳而报薄。导农以利,则耕夫勤;节商以法,则游子归。”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时迁物屡变,游子殊未还。”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觉得 广州 究竟是 中国 的一部分,虽然奇异的花果,特别的语言,可以淆乱游子的耳目,但实际是和我所走过的别处都差不多的。”
(2).游手好闲的人。《后汉书·酷吏传·樊晔》:“ 凉州 为之歌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
指离家远游或久居外乡的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羇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 河 。”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二:“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漢語大詞典》
(2).游手好闲的人。《后汉书·酷吏传·樊晔》:“ 凉州 为之歌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
指离家远游或久居外乡的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羇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 河 。”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二:“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漢語大詞典》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副-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不至 bù zhì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漢語大詞典》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