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岂伊(豈伊)qǐ yī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漢語大詞典》
地气(地氣)dì qì
(1).地中之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漆》:“﹝漆器﹞若不揩拭者,地气蒸热,徧上生衣,厚润彻胶,便皱。”
(2).犹气候。《周礼·考工记序》:“橘踰 淮 而北为枳,鸜鵒不踰 济 ,貉踰 汶 则死。此地气然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北人不识梅南人不识雪》:“今 江 湖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而雨,谓之梅雨;转 淮 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郑泽 《暮秋见雪》诗:“南中地气煖,初冬未重衣。”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老于 北京 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
(3).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风水。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北平》:“ 胡 主起自沙漠,立国在 燕 ,及是百年,地气已尽。”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毕竟是伊家地气灵,产出惊人宝。” 骆宾基 《父女俩》五:“ 邢老汉 ……自言自语地说:‘ 油庄 的地气算完了!’”
(4).指大气层。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星陨说》:“每见大流星曳长光或大火球,经过地气之上层……此必地气外之物,偶入地气中而发光也。” ——《漢語大詞典》
(2).犹气候。《周礼·考工记序》:“橘踰 淮 而北为枳,鸜鵒不踰 济 ,貉踰 汶 则死。此地气然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北人不识梅南人不识雪》:“今 江 湖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而雨,谓之梅雨;转 淮 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郑泽 《暮秋见雪》诗:“南中地气煖,初冬未重衣。”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老于 北京 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
(3).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风水。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北平》:“ 胡 主起自沙漠,立国在 燕 ,及是百年,地气已尽。”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毕竟是伊家地气灵,产出惊人宝。” 骆宾基 《父女俩》五:“ 邢老汉 ……自言自语地说:‘ 油庄 的地气算完了!’”
(4).指大气层。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星陨说》:“每见大流星曳长光或大火球,经过地气之上层……此必地气外之物,偶入地气中而发光也。” ——《漢語大詞典》
暖 nuǎn《國語辭典》
暖 [ nuǎn ]
形- 温和、温暖。如:「春暖花开」。《墨子·节用中》:「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宋·欧阳修〈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 使冷的变温热。如:「暖酒」、「把手伸过来暖一下。」
暖 [ xuān ]
- 参见「[[暖暖」、「暖姝]]」条。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岁寒心(歲寒心)suì hán xīn
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七:“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折节从今交国士,死生一片岁寒心。” 清 顾炎武 《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诗:“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参见“ 岁寒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