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印二十年,委身在丘壑。
故人沧洲吏,深与世情薄。解印二十年,委身在丘壑。
买田楚山下,妻子自耕凿。群动心有营,孤云本无著。
因收溪上钓,遂接林中酌。对酒春日长,山村杏花落。
陆生鄱阳令,独步建谿作。早晚休此官,随君永栖托。
买田楚山下,妻子自耕凿。群动心有营,孤云本无著。
因收溪上钓,遂接林中酌。对酒春日长,山村杏花落。
陆生鄱阳令,独步建谿作。早晚休此官,随君永栖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解印 jiě yìn
见“ 解印綬 ”。 ——《漢語大詞典》
二十
南北朝 刘孝威 骢马驱 十五官期门,二十屯边徼。
唐 卢纶 从军行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唐 韩愈 短灯檠歌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唐 温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唐 徐铉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骈字类编》
唐 卢纶 从军行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唐 韩愈 短灯檠歌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唐 温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唐 徐铉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骈字类编》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名-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委身 wěi shēn
(1).托身,以身事人。《淮南子·兵略训》:“背社稷之守,而委身强 秦 。”《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故委身之日,夷险已之。” 张铣 注:“委身之日,谓事 琨 时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 张良 委身 汉祖 ,始自此矣。” 明 李东阳 《重建诸葛武侯祠堂记》:“而帝胄之贤,无出 昭烈 右者,故委身而从之。”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於 咸阳 ,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於敌以舒愤怨。”
(2).弃身。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 清 钱谦益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方应祥妻郑氏赠安人制》:“糟糠不厌,能节腹以奉姑;躃踊无时,遂委身而殉母。”
(3).置身,寄身。《后汉书·朱祐等传论》:“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 宋 文天祥 《〈临江军〉诗跋》:“委身荒江,谁知之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四体渐以不仁,委身牀榻。” 邹韬奋 《戏问》:“新闻记者--尤其是委身言论方面的新闻记者--应看清客观的环境。”
(4).女子将身体交给男人。谓嫁给男子。 唐 元稹 《莺莺传》:“后岁餘, 崔 已委身於人; 张 亦有所娶。”《剪灯新话附录·秋香亭记》:“欲终守前盟,则鳞鸿永絶……不幸委身从人,延命度日。”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男子成了维系氏族的中心……这就要求妇女委身于男子,履行生儿育女的义务。”
(5).脱身。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垂白辞南翁,委身希北叟。” 仇兆鳌 注:“委身,谓脱身。” 明 夏完淳 《王侍中怀德》诗:“ 汉 道闇不章,豺虎屯 西京 。委身别故国,行旅滞南 荆 。”按, 王侍中 ,指 王粲 。 ——《漢語大詞典》
(2).弃身。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 清 钱谦益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方应祥妻郑氏赠安人制》:“糟糠不厌,能节腹以奉姑;躃踊无时,遂委身而殉母。”
(3).置身,寄身。《后汉书·朱祐等传论》:“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 宋 文天祥 《〈临江军〉诗跋》:“委身荒江,谁知之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四体渐以不仁,委身牀榻。” 邹韬奋 《戏问》:“新闻记者--尤其是委身言论方面的新闻记者--应看清客观的环境。”
(4).女子将身体交给男人。谓嫁给男子。 唐 元稹 《莺莺传》:“后岁餘, 崔 已委身於人; 张 亦有所娶。”《剪灯新话附录·秋香亭记》:“欲终守前盟,则鳞鸿永絶……不幸委身从人,延命度日。”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男子成了维系氏族的中心……这就要求妇女委身于男子,履行生儿育女的义务。”
(5).脱身。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垂白辞南翁,委身希北叟。” 仇兆鳌 注:“委身,谓脱身。” 明 夏完淳 《王侍中怀德》诗:“ 汉 道闇不章,豺虎屯 西京 。委身别故国,行旅滞南 荆 。”按, 王侍中 ,指 王粲 。 ——《漢語大詞典》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动-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 姓。如晋代有在育。
丘壑 qiū hè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漢語大詞典》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