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榆荚(榆莢)yú jiá
亦作“ 榆筴 ”。
(1).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 汉 崔寔 《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 北周 庾信 《燕歌行》:“桃花颜色好如马,榆筴新开巧似钱。” 唐 李商隐 《一片》诗:“榆筴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清 陈维嵩 《定风波·赠牧仲歌儿阿陆》词:“蝴蝶成团榆荚飞,轻狂恰称五銖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水滨有小蟹,大如榆荚。”
(2). 汉 代钱币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汉兴”二字。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聚人曰财,次政曰货……但赤侧深巧学之患,榆荚难轻重之权。” 唐 杜甫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夫时患钱轻,以至於量资币,权子母。代復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 明 徐渭 《春兴》诗之二:“半緡榆荚求书客,数点梅花换米翁。” 清 阮大铖 《燕子笺·谋缉》:“多寻榆筴提控钞,特为槐黄举子忙。”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漢語大詞典》
(1).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 汉 崔寔 《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 北周 庾信 《燕歌行》:“桃花颜色好如马,榆筴新开巧似钱。” 唐 李商隐 《一片》诗:“榆筴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清 陈维嵩 《定风波·赠牧仲歌儿阿陆》词:“蝴蝶成团榆荚飞,轻狂恰称五銖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水滨有小蟹,大如榆荚。”
(2). 汉 代钱币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汉兴”二字。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聚人曰财,次政曰货……但赤侧深巧学之患,榆荚难轻重之权。” 唐 杜甫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夫时患钱轻,以至於量资币,权子母。代復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 明 徐渭 《春兴》诗之二:“半緡榆荚求书客,数点梅花换米翁。” 清 阮大铖 《燕子笺·谋缉》:“多寻榆筴提控钞,特为槐黄举子忙。”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漢語大詞典》
阵 ( 陣 ) zhèn
阵 [ zhèn ]
-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线。~势。严~以待。
- 战场:~地。~亡。冲锋陷~。
- 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发。~痛。下了一~雨。
菖蒲 chāng pú
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入药。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孝经援神契》:“椒薑御湿,菖蒲益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石上菖蒲,一寸九节,为药最妙,服久化僊。” ——《漢語大詞典》
药 ( 葯 藥 ) yào
药 [ yào ]
- 可以治病的东西:~材。~物。补~。毒~。草~。中~。西~。~剂。~膳。~到病除。良~苦口。
- 有一定作用的化学物品:火~。炸~。杀虫~。
- 用药物救治:不可救~。
- 毒死:~老鼠。
- 古同“约”,缠。
- 草名,即“白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