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狐何幸?豚何辜?

白居易唐代〕《黑潭龙

黑潭水深黑如墨,
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
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
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
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
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
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
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
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
豚何辜?
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
九重泉底龙知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何幸何辜

狐 hú《國語辭典》

狐 [ hú ]

  1. 动物名。食肉目犬科。似犬而小,体瘦,面部较长。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长,毛多为赤黄色。性聪明敏感,令人觉得狡猾。喜食野鼠、鸟类、家禽等,皮可制裘。常见的种类如赤狐、银狐、北非小狐等。也称为「狐狸」。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狐偃,明代有狐忠。
何幸 hé xìng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漢語大詞典》
豚 tún《國語辭典》

豚 [ tún ]

  1. 小豬。亦泛指豬。《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宋·陸游〈遊西山村〉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何辜 hé gū
何罪,有什么罪。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清 方授 《夜悲歌》之一:“天乎我何辜?双亲离别久。”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青年何辜,遭此荼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