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虢山多兽可游猎,汝不请命何归哉!

陆游宋代〕《闻虏酋遁归漠北

幽州遗民款塞来,来者扶老携其孩。
共言单于远逃遁,一夕荆棘生燕台。
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妄期旧穴得孳育,不知天网方恢恢。
老上龙庭岂不远,汉兵一炬成飞灰。
陛下中兴天所命,筑坛授钺皆雄才。
煌煌九霄揭日月,浩浩万里行风雷。
虢山多兽可游猎,汝不请命何归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游猎请命

虢 guó《國語辭典》

虢 [ guó ]

  1. 国名。周代所建:➊ ​西虢。周文王之弟虢仲的封地,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宝鸡县。平王东迁,西虢徙至上阳,称为「南虢」,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陕县东南。➋ ​东虢。周文王之弟虢叔的封地,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➌ ​ 北虢。虢仲后裔的封地,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西省平陆县。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虢射。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兽 ( 獸 ) shòu
兽 [ shòu ]
  1. 四肢无严格分工,通体生毛的哺乳动物的总称:~类。野~。鸟~。禽~。~医。
  2. 喻野蛮,下流:~欲。~行。人面~心。
可 kě/kè《國語辭典》

可 [ kě ]

  1.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2.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3.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4.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5.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2.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3.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4.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5.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6.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1.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1.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1. 美好的。如:「可人儿」。
  1.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1. 参见「可汗 」条。
游猎(遊獵)yóu liè
(1).出游打猎。《晏子春秋·谏下八》:“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 汉 扬雄 《羽猎赋》:“立君臣之节,崇圣贤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南史·宋纪上·武帝》:“三年二月乙卯,帝託游猎,与 无忌 、 凭之 、 咏之 ……等,集义徒凡二十七人,愿从者百餘人。”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即印 汉 至 唐 画像,但唯取其可见当时风俗者,如游猎,卤簿,宴饮之类。”
(2).驰逐打猎。 宋 秦观 《马上口占》之二:“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中国民间故事选·罕黧猫和梅花鹿》:“打这以后,他就孤身单骑驰骋在 大兴安岭 的森林里,过着游猎生活。” 李瑛 《歌女民兵阿华》:“十三岁,只身游猎传佳话。”
(1).出游打猎。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王好游猎, 叔 常从。” 前蜀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诗:“十里旌旗十万兵,等闲游猎出军城。”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入林麓而思游猎之娱,过郊坛而述禋祀之肃。”
(2).粗略地游览。 清 李调元 《玉兰花歌赠锺二水》:“老年看花仍似蝶,到处名园尽游猎。”  ——《漢語大詞典》
汝 rǔ《國語辭典》

汝 [ rǔ ]

  1. 你。《书经·尧典》:「汝能庸命,巽朕位。」宋·陆游〈战城南〉诗:「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1. 参见「汝水 」条。
  2. 姓。如明代有汝讷。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请命(請命)qǐng mìng
(1).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书·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 孔 传:“谓 伊尹 放 桀 ,除民之秽,是请命。”《新唐书·李光颜传》:“ 光颜 跃马入贼营大呼,众万餘人投甲请命。”京剧《串龙珠》第五场:“特为百姓请命而来。”
(2).请求任命。《左传·襄公三十年》:“ 伯有 既死,使大史命 伯石 为卿,辞。大史退,则请命焉。復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 杜预 注:“请命,请大史更命已。”
(3).请求指示。表示愿意听命。《仪礼·聘礼》:“几筵既设,摈者出请命。”《新五代史·杂传三·卢光稠》:“ 梁 初, 江 南、 岭 表悉为 吴 与 南汉 分据,而 光稠 独以 虔 韶 二州请命于京师,愿通道路,输贡赋。”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当此之时,豪杰之士虽欲请命而后讨贼,势必不能,身为叛逆之民,必不能以一朝居。”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哉 zāi《國語辭典》

哉 [ zāi ]

  1. 始。《尔雅·释诂》:「哉,始也。」
  1.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何足道哉!」《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2. 表示惊叹的语气。如:「大哉中华!」。《文选·宋玉·风赋》:「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 表示悲哀的语气。如:「呜呼哀哉!」
  4. 表示肯定的语气。《左传·宣公十一年》:「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
  5. 吴语。表示事情已经发生。《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比仔从前省得多哉。」同「了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