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

雍陶唐代〕《劝行乐

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
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老去风光不属黄金青春

老去 lǎo qù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沈从文 《〈沈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漢語大詞典》
风光(風光)fēng guāng
(1).风以及草木上反射出的日光。《文选·谢朓〈和徐都曹〉》:“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李周翰 注:“风本无光,草上有光色,风吹动之,如风之有光也。”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七:“雨柳枝枝弱,风光片片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评诗句可作画本》:“每咏其句,便如行 孤山 篱落间,风光物采来照映人,应接不暇也。”
(2).风景;景色。 唐 张渭 《湖上对酒行》:“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宋 苏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暴雨初晴楼上晚景之一》:“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道静 ﹞随便一走,就开了这么多的眼界,欣赏了 北戴河 的美丽风光。”
(3).指繁华景象。 唐 李咸用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诗:“ 六代 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清 卓尔堪 《扬州踏灯辞》:“城门十二无关锁,如此风光是太平。” 茅盾 《一个女性》四:“我希望明年,后年,大后年,或者是大大后年,将有另是一番风光的三月十七的佳节。”
(4).光景,时光景物。 明 冯梦龙 《挂枝儿·五更天》:“莫负了有限的好风光,似这等閒是閒非也,待閒了和他讲。”《再生缘》卷十五:“女儿得受夫人誥,自己又饥有食来寒有衣。处此风光心本足,小千岁,偏偏一旦病沾躯。”
(5).指文采。 唐 元稹 《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亦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 欧阳山 《苦斗》六十:“她那灵慧、矫捷、安详的风光气韵却完全恢复了。”
(6).光采;体面。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图什么风光,待气昂昂端坐在中军帐!只不如守着农庄,倒也稳拍拍常为田舍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只是我的亲事,倒作成别人去风光。”《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我只可怜我们老爷做了一辈子的官,如今死了,还不能够叫他风光风光,多念几天经,多拜几堂懺,好超度他老人家早生天界,免在地狱里受罪。”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真正是热火朝天,风光得不能再风光了,不仅名扬全县,同时简报也送到了省里,中央。”   ——《漢語大詞典》
不属(不屬)bù shǔ
(1).不及。《书·盘庚中》:“尔忱不属,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曷廖。” 孔 传:“汝忠诚不属逮古。” 孔颖达 疏:“汝等不用徙者,由汝忠诚不能属逮於古贤。”
(2).不连接。《韩非子·说疑》:“要领不属,手足异处。”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緜世浸远,光灵不属。”
(3).不专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先生知其意已不属,遂驱之出阁。”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十二花神》:“若见俗客,輒为攒眉,囁嚅不能吐一词,盖外虽应酬而意不属也。” 茅盾 《大泽乡》:“心神不属地看着的两位军官,猛觉得有些异样的味儿兜上心窝来了。”
(1).不依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
(2).不隶属。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属本州。”《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圣朝无外,普天下那一处不属我大 唐 的?”  ——《漢語大詞典》
身 shēn《國語辭典》

身 [ shēn ]

  1. 軀體的總稱,或專指軀幹。如:「搜身」、「翻身」、「隨身攜帶」、「身長七尺」。《孟子·告子下》:「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楚辭·屈原·九歌·國殤》:「首身離兮心不懲。」
  2. 物體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如:「車身」、「船身」、「機身」。
  3.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五臟六腑,顯出在外,方才氣斷身絕。」
  4. 自己。如:「以身作則」。《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戰國策·趙策四》:「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5.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稱身就位,計能受祿 。」
  6. 身分、地位。如:「出身寒微」、「身敗名裂」。《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7. 女子懷孕稱為「有身」。《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金瓶梅·第四○回》:「一腳躡滑了,把個六、七個月身扭吊了。」
  8. 量詞。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菩薩五百身。」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親自。如:「身臨其境」。《墨子·號令》:「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構之。」
  1. 第一人稱,相當於「我」。魏、晉朝人多自稱為「身」。《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張飛傳》:「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

身 [ juān ]

  1. 參見「身毒 」條。
黄金 huáng jīn
(1).指铜。《书·舜典》“金作赎刑” 孔 传:“金,黄金。” 孔颖达 疏:“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
(2).金属名。赤黄色,质柔软,延展性大。为贵重金属,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易·噬嗑》:“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高亨 注:“噬乾肉得黄金,盖有人置黄金粒于乾肉之中,以谋害食者,食者以齿嚼之,而发现黄金粒也。”《史记·平準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白金,银也。赤金, 丹阳 铜也。”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莲池,池底以金沙布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本地用,有现成的县城里字号票子;远路用,有现成的黄金,带着岂不简便些?”
(3).泛指钱财。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4).道教仙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5).比喻金黄色的东西。 唐 罗隐 《皇陂》诗:“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前蜀 尹鹗 《金浮图》词:“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6).石名。《淮南子·墬形训》:“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 高诱 注:“石名也。”
(7).比喻功名事业。 清 龚自珍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黄金华髮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8).比喻宝贵。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秋天,又一个秋天--庄户人家的黄金季节来到了。”亦喻尊贵的身体。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也亏我屈黄金先陪膝头,请宽衣,莫怕羞。”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惜 xī《國語辭典》

惜 [ xí ]

  1. 爱怜、珍视、舍不得。如:「惜福」、「吝惜」、「爱惜」、「死不足惜」、「怜香惜玉」。唐·白居易〈日长〉诗:「爱水多櫂舟,惜花不扫地。」
  2. 悲痛、哀伤。如:「痛惜」。《文选·陆机·叹逝赋》:「望汤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屡戢。」《聊斋志异·卷八·张贡士》:「犹述其曲文,惜不能全忆。」
买 ( 買 ) mǎi
买 [ mǎi ]
  1. 拿钱换东西,与“”相对:~卖。~办(❶采购货物的人;❷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的中间人和经纪人)。~名。~好。~笑(旧指到妓院寻欢作乐)。~主。~方。~春(买酒,唐代酒名多带“”字)
  2. 招致:~祸。
  3. 姓。
青春 qīng chūn
(1).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王逸 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明 刘基 《风入松》词:“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李大钊 《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2).指青年时期;年纪轻。《文选·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予涉素秋,子登青春。” 李善 注:“青春,喻少也。”《文苑英华》卷二二五引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宋 苏轼 《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诗:“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清 李渔 《巧团圆·伤离》:“怎当的狂风怒波掀翻爱河,便是青春少年,少年也愁难过。” 柔石 《二月》一:“我恐怕和在师范学校时大不相同,你是还和当年一样青春。”
(3).指年龄,年岁。 唐 司空曙 《送曹同椅》诗:“青春三十餘,众艺尽无如。”《水浒传》第六三回:“‘将军青春多少?’ 关胜 答道:‘小将三旬有二。’” 清 李渔 《意中缘·拒约》:“你如今的青春也不小了,早些相中一个才郎。”
(4).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 刘大白 《春底复活之群》诗:“只要人心活着,青春总有来时。”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她没有过青春,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希望。” 白桦 《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谁说您把青春献给了战斗而没有子女呢?您是世界上子女最多的人。”
(5).酒名。 明 徐渭 《挽陈君之配蒋》诗:“ 陈 君辖我饮青春, 焦革 贤闺酿絶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