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鹤影(鹤影)
唐 刘沧 看榜日 飞鸣晓日莺声远,变化春风鹤影回。
元 吴师道 题官舍壁 池烟明鹤影,林雨断蝉声。
明 祝允明 山窗昼睡 身在云房梦亦閒,松头鹤影枕屏间。 ——《骈字类编》
元 吴师道 题官舍壁 池烟明鹤影,林雨断蝉声。
明 祝允明 山窗昼睡 身在云房梦亦閒,松头鹤影枕屏间。 ——《骈字类编》
石桥(石橋)shí qiáo
(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漢語大詞典》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漢語大詞典》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名-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箫声(箫声)
唐 李华 仙游寺 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 箫声吟茂竹,虹影逗虚檐。
唐 李群玉 玉真观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唐 罗邺 洛阳春望 草色花光惹襟袖,箫声歌响隔楼台。 ——《骈字类编》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 箫声吟茂竹,虹影逗虚檐。
唐 李群玉 玉真观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唐 罗邺 洛阳春望 草色花光惹襟袖,箫声歌响隔楼台。 ——《骈字类编》
松殿 sōng diàn
(1).高大华美的屋宇。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茅宫蔽雨,松殿来云。”
(2).指周围植松树的殿阁。 唐 杨巨源 《题云师山房》诗:“ 云公 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漢語大詞典》
(2).指周围植松树的殿阁。 唐 杨巨源 《题云师山房》诗:“ 云公 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漢語大詞典》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 古同“讽”,讽刺。
-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 姓。
◎ 古同“讽”,讽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