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佚名先秦〕《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弃予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安 ān《國語辭典》

安 [ ān ]

  1. 平稳、安全、舒适的状况或环境。如:「居安思危」、「转危为安」、「苟且偷安」。《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 安非他命的简称。如:「吸安」、「安毒」。
  3. 量词。安培的简称。参见「安培 」条。
  4. 姓。如汉代有安成。
  1. 平静、恬适。如:「安宁」、「坐立不安」。《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2. 稳定的、静止的。如:「生活安稳」。唐·杨烱〈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
  1. 使稳定。如:「除暴安良」、「安民」。
  2. 装置、设置。如:「安电灯」、「安门窗」。
  3. 加上。如:「安罪名」。
  4. 存、怀、居。如:「你安的是什么心?」
  5. 习惯、熟悉。《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1. 岂、怎么。用于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
  1. 何处、那里。用于文言文。如:「而今安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2. 如何。《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1. 乃、于是。《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乐 [ lào ]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女 nǚ/rǔ《國語辭典》

      女 [ nǚ ]

      1. 女子,与「男」相对。如:「才女」、「男女平等」。《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晋书·卷九七·四夷传·南蛮传》:「贵女贱男,同姓为婚。」
      2. 女儿。如:「生儿育女」。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3.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四颗星。《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白聚牛、女之间。」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女性的、雌性的。如:「女道士」。《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畜一女猫,常往来绍家捕鼠。」
      2. 幼小、柔弱。《诗经·豳风·七月》:「猗彼女桑。」

      女 [ rǔ ]

      1. 你。《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同「汝 」。
      1. 姓。如商代有女方。

      女 [ nǜ ]

      1. 将女儿许配给他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姑。」《聊斋志异·卷六·江城》:「临江高蕃,少慧,仪容秀美。十四岁入邑庠,富室争女之。」
      转 ( 轉 ) zhuǎn/zhuàn/zhuǎi
      转 [ zhuǎn ]
      1. 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2.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
      3. 改换方向:~弯。向左~。
      4. 改变位置:~移。
      5. 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转 [ zhuàn ]
      1. 旋转:车轮飞~。
      2. 使旋转:~动地球仪。
      3.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4. 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
      5. 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
      转 [ zhuǎi ]
      1.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弃予(棄予)qì yú
      (1).抛弃我。谓弃恩忘旧。《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毛 传:“言朋友趋利,穷达相弃。” 郑玄 笺:“朋友无大故,则不相遗弃,今女以志达而安乐,弃恩忘旧,薄之甚。”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怀,故《柏舟》有‘天只’之怨,《谷风》有‘弃予’之嘆。”
      (2).离开我。谓分别。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南归憇 永安 ,北迈顿 承明 。 永安 有昨轨, 承明 子弃予。”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