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
陆游〔宋代〕《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梦断(夢斷)mèng duàn
犹梦醒。 唐 李白 《忆秦娥》词:“簫声咽, 秦 娥梦断 秦 楼月。” 元 尹公远 《尉迟杯·题卢古溪响碧琴所》词:“何事梦断湖山,尚 九里 松声,八月潮怒。” 清 钱谦益 《西湖杂感》诗之五:“残灯彷彿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牀。” ——《漢語大詞典》
故国(故國)gù guó
(1).历史悠久的国家。《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2).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南宋 遗民词﹞多悽惻伤感,不忘故国。”
(3).本国;祖国。《战国策·燕策三》:“昔者, 柳下惠 吏於 鲁 ,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 柳下惠 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寧於故国尔。’”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昔。”《花城》1981年第6期:“怕忘了自己是 中国 人,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4).故乡;家乡。 唐 曹松 《送郑谷归宜春》诗:“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施公墓志铭》:“祈归故国,草木华润;世韙其退,有考其进。”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十:“故国已随春日尽,鷓鴣声急使人愁。”
(5).旧都;古城。《史记·穰侯列传》:“ 齐 人攻 卫 ,拔故国,杀 子良 。” 司马贞 索隐:“ 卫 之故国,盖 楚丘 也。”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迴。”
(6).从前的封邑。《汉书·孔光传》:“ 光 復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復故国 博山侯 。” ——《漢語大詞典》
(2).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南宋 遗民词﹞多悽惻伤感,不忘故国。”
(3).本国;祖国。《战国策·燕策三》:“昔者, 柳下惠 吏於 鲁 ,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 柳下惠 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寧於故国尔。’”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昔。”《花城》1981年第6期:“怕忘了自己是 中国 人,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4).故乡;家乡。 唐 曹松 《送郑谷归宜春》诗:“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施公墓志铭》:“祈归故国,草木华润;世韙其退,有考其进。”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十:“故国已随春日尽,鷓鴣声急使人愁。”
(5).旧都;古城。《史记·穰侯列传》:“ 齐 人攻 卫 ,拔故国,杀 子良 。” 司马贞 索隐:“ 卫 之故国,盖 楚丘 也。”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迴。”
(6).从前的封邑。《汉书·孔光传》:“ 光 復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復故国 博山侯 。” ——《漢語大詞典》
山川 shān chuān
(1).山岳、江河。《易·坎》:“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唐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 汉 家城闕疑天上, 秦 地山川似镜中。”《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又问了问 褚一官 走过几省,説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陈毅 《重过三峡》诗:“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
(2).借指景色。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祇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3).指名山大川。《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
(4).指名山大川之神。《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史记·蒙恬列传》:“﹝ 秦始皇 ﹞道病,使 蒙毅 还祷山川,未反。”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景色。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祇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3).指名山大川。《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
(4).指名山大川之神。《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史记·蒙恬列传》:“﹝ 秦始皇 ﹞道病,使 蒙毅 还祷山川,未反。” ——《漢語大詞典》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动-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重重 chóng chóng
表示程度非常深。《水浒传》第八一回:“ 高太尉 被俺哥哥活捉上山,不肯杀害,重重管待,送回京师。” 清 洪楝园 《警黄钟·邻逼》:“军士们,各收取他军梨花,带回本营,解还吾国,重重有赏。” 沈从文 《新湘行记》:“她重重盯了我一眼,似乎把我底子全估计出来了。”
(1).犹层层。《西京杂记》卷六:“洲上煔树一株,六十餘围,望之重重如盖。” 唐 张说 《同赵侍御望归舟》诗:“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明 王九思 《蝶恋花·夏日》词:“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遶屋重重緑。” 刘大白 《再造·新秋杂感》:“一片片,一重重,蓬蓬松松,湿云满空。”
(2).形容事物繁多、浓密。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咸》:“受福重重,子孙蕃功。” 宋 叶适 《寄柳秘校》诗:“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三国演义》第四五回:“遥望 江 南岸旗旛隐隐,戈戟重重,料是东 吴 已动兵矣。”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专车队队 前门 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3).反复;屡屡。 唐 张籍 《秋山》诗:“草堂不闭石牀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唐 王建 《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壻远行凭镜听。”
(4).指一阵阵。《西游补》第四回:“却説 行者 受此无端谤议,被了辱詈,重重怒起,便要上前厮杀。” ——《漢語大詞典》
(1).犹层层。《西京杂记》卷六:“洲上煔树一株,六十餘围,望之重重如盖。” 唐 张说 《同赵侍御望归舟》诗:“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明 王九思 《蝶恋花·夏日》词:“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遶屋重重緑。” 刘大白 《再造·新秋杂感》:“一片片,一重重,蓬蓬松松,湿云满空。”
(2).形容事物繁多、浓密。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咸》:“受福重重,子孙蕃功。” 宋 叶适 《寄柳秘校》诗:“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三国演义》第四五回:“遥望 江 南岸旗旛隐隐,戈戟重重,料是东 吴 已动兵矣。”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专车队队 前门 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3).反复;屡屡。 唐 张籍 《秋山》诗:“草堂不闭石牀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唐 王建 《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壻远行凭镜听。”
(4).指一阵阵。《西游补》第四回:“却説 行者 受此无端谤议,被了辱詈,重重怒起,便要上前厮杀。” ——《漢語大詞典》
烟水(煙水)yān shuǐ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