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江山本色乃在此,静寄饱厌山泉甘。

弘历清代〕《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用苏轼韵

东坡才富大厦耽,钱塘通守遵江南。豪词强韵寄磊落,醉酹江月对影三。

我乘阳气行时令,吴趋越若巡农蚕。黔黎爱戴任瞻就,何德致此翻怀惭。

金山泊舟憩信宿,头陁岩畔窥澄潭。放舟焦山符胜赏,长歌快诵心先酣。

兴来走笔步其韵,何殊唤起髯翁谈。底须楼观壮浮玉,但爱松竹笼虚龛。

江山本色乃在此,静寄饱厌山泉甘。从来远游志士志,岂辞多取贪夫贪。

馀杭此去读奇作,缀辞拙速吾犹堪。江风五两送征棹,青云回望封禅庵。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江山本色乃在静寄山泉

江山 jiāng shān
(1).江河山岳。《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 晋 郭璞 《江赋》:“芦人渔子,摈落江山。”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六章:“他常常在处理军务之暇,同幕僚和清客们站在船头,指点江山,评论形胜,欣赏风景,谈笑风生。”
(2).借指国家的疆土、政权。《三国志·吴志·贺劭传》:“割据江山,拓土万里。”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指望待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说唐》第六三回:“孤家争取江山,管甚么有仇无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咱们一起打江山,一块坐江山。”  ——《漢語大詞典》
本色 běn shǎi
(1).本来的颜色。《晋书·天文志中》:“凡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顺时应节……不失本色而应其四时者,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夫青生於蓝,絳生于蒨,虽踰本色,不能復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緑者叶之本色。”
(2).本行,本业。《唐律·名例》:“犯徒者準无兼丁例,加杖还依本色。” 长孙无忌 疏议:“还依本色者,工乐还掌本业……给使散使,各送本所。”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退之 以文为诗, 子瞻 以诗为词,如教坊 雷大使 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 秦七 、 黄九 尔。”
(3).本来面目。 清 黄宗羲 《胡子藏院本序》:“诗降而为词,词降而为曲,非曲易於词,词易於诗也,其间各有本色,假借不得。”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至于性行,乃亦君子,例如 西湖 之游,虽全无会心,颇杀风景,而茫茫然大嚼而归,迂儒之本色固在。”
(4).谓质朴自然,不加矫饰。 郭沫若 《残春》四:“他说他喜欢 S姑娘 ,说她本色。”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要演乡村里的泥脚杆子,我看还是我们演的本色些。”
(5).自 唐 末至 明 清 原定征收的实物田赋称本色;如改征其他实物或货币,称折色。 唐 元稹 《当州两税地》:“臣今便於当州近城县纳粟,官为变碾,取本色脚钱。”《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兴 十六年詔旨:绢三分折钱,七分本色;紬八分折钱,二分本色。”《明史·食货志五》:“所收税课,有本色,有折色。”《清史稿·穆宗纪一》:“ 江苏 等省新漕徵收本色解京。”  ——《漢語大詞典》
乃在(迺在)nǎi zài
犹乃才。仅仅。在,通“ 才 ”。《汉书·贾谊传》:“ 长沙 迺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静寄 jìng jì
优闲地寄寓、依托。 晋 陶潜 《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宋 陆游 《渔隐堂独坐至夕》诗:“三尺桐丝多静寄,一樽玉瀣足幽欣。”  ——《漢語大詞典》
饱 ( 飽 ) bǎo
饱 [ bǎo ]
  1. 吃足了,与“饿”相对:~餐。~暖。
  2. 足、充分:~满。~和。~学(学识丰富)。~含。~览。~受。一~眼福。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山泉 shān quán
(1).山中泉水。 唐 朱庆余 《山居》诗:“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2).犹山水。指山水风景。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隋 卢思道 《上巳禊饮》诗:“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  ——《漢語大詞典》
甘 gān《國語辭典》

甘 [ gān ]

  1.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海南荔子味尤甘,杨娘娘偏喜啖。」
  2. 美好。《诗经·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1.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晋·陶渊明〈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2. 姓。如秦代有甘茂。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顺遂。《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1. 乐意、情愿、自愿。如:「甘愿」、「甘拜下风」、「自甘堕落」。《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