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桑如女贞,百尺青青枝。
暗屋啼怪鸮,荒门逸瘈狗。鬼兵渡浃来,海城已无守。
昼天黄温温,凋阳不成曛。似有五色虹,宛委城西闉。
西闉茅盖楣,烈妇之所栖。烈妇留金氏,嫁为郑生妻。
烈妇有两女,烈妇有两儿。大儿十许龄,少女襁褓持。
少儿同大女,娇笑痴能啼。郑生苦佣书,烈妇苦织丝。
佣书复织丝,寒絮饥则糜。烈妇不怨贫,郑生不怨贱。
圭珏埋暗沙,精采有谁见?辛年八月杪,鳌柱东南倾。
河水无寸止,路泥无尺平。河水多流尸,尸流水不洁。
腥风扬路泥,路泥有人血。生曰吾死忠,妇曰妾死节。
死节妾匪难,奈儿若女何?大树遭斧斨,安顾墙隅花?
死忠生匪难,奈何以为家?倾筐不可理,摛手愁乱麻。
烈妇语生前,点首泪洏涟。妇还语大儿,外家城南偏。
速往匿外家,鬼将踰邻墙。而娘有而爷,而爷男子强。
顾娘及弟妹,兼难顾儿生。鬼去儿再来,再来看而娘。
狒狒掉长尾,抢入西家庐。西家有妇姑,赤裸遭毒痡。
仰掌不及梁,俯首不得池。求死不能死,噤口哑哑呼。
亦有好男子,喁喁同槽猪。生云祸将及,妇云咄已急。
将鸩置酒中,缶斝流殷红。殷红琉璃光,大女汝来尝。
饮女递饮子,女殒子同死。怀中顾幼女,三年未离乳。
母死谁乳儿,此酒儿饮之。少女饮不辞,死得娘慰怡。
维时万类盲,髡钳堕元槁。斗室万古天,日月两心皎。
对卺何从容,正袂敢草草。魑魅窥其庭,反奔戒滋扰。
郑生有弱弟,入门见死嫂。可怜死嫂怀,犹将死女抱。
死嫂死在床,死兄死在地。死嫂身已寒,死兄死馀气。
有气殆可活,救之获渐苏。救之虽得苏,活我诚何辜?
忍以同命鸟,使其泉下孤。屋漏相神明,坦誓难模糊。
莫云郑生生,郑生心已死。死心从死妻,生身怙生子。
莫云烈妇死,烈妇魂实生。夜夜房屋隅,静闻呼儿声。
郑生吾旧友,负才称不羁。贻书告我详,属我哀以诗。
烈妇身中材,烈妇端容仪。夙见井臼间,枲布整裙鞋。
昔为草霜洁,今为河星稀。河星照独桑,独桑无蜷枝。
独桑如女贞,百尺青青枝。下有病马嘶,上有哀雏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桑 [ sāng ]
名- 植物名。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叶卵形,粗锯齿缘,可饲蚕。枝干短小,枝条可编筐,树皮可制纸,木材坚重,可制器具。
- 姓。如汉代有桑弘羊。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杨柳。古人惜别多折杨柳相赠。 宋 贺铸 《减字木兰花》词:“ 西门 官柳,满把青青临别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惊春梦题诗锦屏,整归鞭重问青青。”
(3).浓黑貌。 南朝 宋 何长瑜 《嘲府僚诗》:“ 陆展 染白髮,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復出。” 宋 辛弃疾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词:“青青头上髮,还作柳丝长。” 元 萨都剌 《百字令·登石头城》词:“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髮。”
(4).形容年纪很轻。 鲁迅 《彷徨·祝福》:“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你年纪青青就晓得好学,也还专心。”
(5).形容久盛不衰。 唐玄宗 《赐新罗王》诗:“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
草木茂盛貌。《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青青。” 毛 传:“青青,茂盛貌。” 陆德明 释文:“青,子丁反,本或作‘菁’,音同。”《楚辞·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緑叶兮紫茎。” 洪兴祖 补注:“《诗》云:‘緑竹青青。’青青,茂盛也。音菁。” ——《漢語大詞典》
枝 [ zhī ]
名- 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如:「枯枝」、「嫩枝」。《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
- 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荀子·儒效》:「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 四肢。《庄子·大宗师》:「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通「肢」。
-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如:「一枝花」、「三枝毛笔」。
- 姓。如汉代有枝百英。
- 不中肯的、不一致的。《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枝 [ qí ]
名- 多出的脚趾。如:「骈拇枝指」。《集韵·平声·支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同「跂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