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白居易唐代〕《东坡种花二首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来栖。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
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馀。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甿俗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云何根株劝农均赋

云何 yún hé
(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
(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面并无题字,不知宣传者于意云何。”  ——《漢語大詞典》
救 jiù《國語辭典》

救 [ jiù ]

  1. 制止、阻止。如:「救火」。《管子·立政》:「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2. 援助、使脱离困难或危急。如:「拯救」、「援救」、「营救」。《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3. 治疗。如:「急救」、「无药可救」。《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
根株 gēn zhū
(1).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荣叶於上,有实核於内,有皮壳於外。”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 宋 苏舜钦 《迁居》诗:“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 郑观应 《盛世危言·贩奴》:“而 澳 港 外埠之根株犹未絶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艺术失却了民众的根株,艺术亦因之而失去生机。”
(3).根除。《金史·循吏传·张奕》:“﹝ 张奕 ﹞擒其首恶诛之。后五日,都统 完颜阿鲁补 以军至 归德 ,欲根株餘党, 奕 以闔门保郡人无他,遂止。”  ——《漢語大詞典》
劝农(勸農)quàn nóng
(1).鼓励农耕。《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 中国 伊古以来,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
(2).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郡守每岁劝农还,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
(3).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晋 束晳 《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参见“ 劝农使 ”。  ——《漢語大詞典》
均赋(均賦)jūn fù
谓均平田赋。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择才均赋,自古尤难。”《宋史·王珪传》:“曾祖 永 ,事 太宗 为右补闕。 吴越 纳土,受命往均赋,至则悉除无名之算,民皆感泣。”  ——《漢語大詞典》
租 zū《國語辭典》

租 [ zū ]

  1. 田赋。《说文解字·禾部》:「租,田赋也。」《汉书·卷四·文帝纪》:「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2. 税捐。《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3. 出借房屋、物品等所收取的报酬费用。如:「房租」、「收租」。
  1. 以一定的代价出借或借用他人物品、房地。如:「吉屋出租」。《红楼梦·第四回》:「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们的房舍居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