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谁为倩、柳条系住。

陆游宋代〕《杏花天

老来驹隙骎骎度。算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诉。看著春光又暮。
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遣、城笳催去。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柳条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倩 qiàn《國語辭典》

倩 [ qiàn ]

  1. 古时男子的美称。《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朱邑传》:「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唐·颜师古·注:「倩,士之美称,故云魏倩也。」
  2. 女婿。如:「贤倩」、「妹倩」。《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
  1. 美好。如:「巧笑倩兮」、「倩女」。《红楼梦·第三七回》:「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1. 请人代为做事。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宋·黄庭坚〈即席〉诗:「不当爱一醉,倒倩路人扶。」
柳条(柳條)liǔ tiáo
(1).柳树的枝条。 南朝 梁简文帝 《春日想上林》诗:“柳条恒著地,杨花好上衣。” 唐 刘禹锡 《送春词》:“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宋 秦观 《如梦令》词:“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红楼梦》第五九回:“ 鶯儿 便又採些柳条,索性坐在山石上编起来。”
(2).画笔的一种。用细柳枝略烧一下,吹灭后成炭头,多用于起画稿。《红楼梦》第四二回:“头号排笔四支……开面十支,柳条二十支。”  ——《漢語大詞典》
系 ( 系 係 繫 ) xì/jì《國語辭典》

系 [ xì ]

  1. 懸繫。《說文解字·糸部》:「系,懸也。」三國魏·曹植〈輔臣論〉:「群言系于口,而研覈是非。」
  2. 接續、繼承。《文選·班固·東都賦》:「系唐統,接漢緒。」
  1. 有一定秩序及聯屬關係的整體或組織。如:「世系」、「太陽系」、「直系血親」、「中古音系」。《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賀傳》:「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
  2. 大學中所分的學術科別。如:「中文系」、「哲學系」、「物理系」。
  3.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系益。
住 zhù《國語辭典》

住 [ zhù ]

  1. 長期居留。如:「我住在臺北市。」唐·崔顥〈長干曲〉四首之一:「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2. 歇宿。如:「借住一宿」。
  3. 停止。如:「住手」、「住口」。《紅樓夢·第七回》:「只見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圍棋。周瑞家的將花送上,說明緣故。他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
  1. 表示牢固或穩當。如:「記住」、「拿住」、「站住」。《紅樓夢·第三三回》:「賈政還欲打時,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2. 表示停頓或靜止。如:「愣住了」、「呆住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