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羁怀(羈懷)jī huái
亦作“羇怀”。 寄旅的情怀。 唐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 谢朓 羇怀方一听, 何郎 闲咏本多情。”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咄嗟谤口闻高谊,披豁羇怀见雅吟。” 元 白无咎 《百字折桂令》词:“弓剑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羈怀、西风木叶,秋水蒹葭。” 明 欧大任 《除夕九江官舍》诗:“饯岁 潯阳 馆,羈怀强笑欢。烛消深夜酒,菜蔟异乡盘。” ——《漢語大詞典》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 不好:~听。~看。
-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 仇怨:排~解纷。
- 诘责,质问:发~。非~。责~。
- 古同“傩”。
写 ( 寫 ) xiě
写 [ xiě ]
- 用笔作字:~字。~作。编~。
-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豆 dòu《國語辭典》
豆 [ dòu ]
名- 古代盛食品的器皿。器浅似盘,圈足,多数有盖。盛行于商周时期,后亦作为礼器。《说文解字·豆部》:「豆,古食肉器也。」《诗经·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汉·郑玄·笺:「祀天用瓦豆,陶器质也。」
- 双子叶植物中离瓣植物豆科的泛称。草本、木本均有。叶多复叶,间或为单叶,互生,通常具托叶。花为蝶形,实皆结荚,种子无胚乳,间或含少量胚乳。种类甚多,遍产世界各地。用途极广,供食用、药用或观赏等。
- 姓。如汉代有豆如意,清代有豆文武。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虫吟(虫吟)
宋 叶适 送李郛 雀啄雪篱阁笔坐,虫吟露草翻书行。 ——《骈字类编》
破 pò《國語辭典》
破 [ pò ]
动- 毁坏、使碎裂。如:「家破人亡」、「破斧沉舟」。《荀子·劝学》:「风至笤折,卵破子死。」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突破、破除。如:「破戒」、「破纪录」。《红楼梦·第一回》:「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 击败、攻下。如:「破城」、「大破敌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 剖开、劈开。如:「势如破竹」、「乘风破浪」、「将西瓜破成两半。」
- 剖析、分析。参见「破题 」条。
- 揭穿,使真相大白。《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一似你先时破我的肉是狗肉,几乎教我不撰一文。」《老残游记·第五回》:「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
- 花费、消耗。如:「破财」、「破费」。唐·温庭筠〈苏小小歌〉:「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 尽、穷尽。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使完整的东西受到损坏而不完整。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穿、透、揭穿。如:「识破」、「点破」、「说破」、「一语道破」、「看破红尘」。
- 形容受到损坏而残破的东西。如:「破船」、「破鞋」、「破布」。
- 差劲、低劣。如:「他的数学非常破。」、「你这套破理论少说为妙,免得被人嘲笑。」
- 唐宋燕乐大曲的后半部。其中以舞蹈为主,乐器伴奏,或有歌唱。因其节拍急促繁碎,故称为「破」。唐·白居易〈卧听法曲霓裳〉诗:「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 时。」《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 媚的破儿。」也称为「曲破」。
孤寂 gū jì
孤单寂寞。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六:“文袿为谁设,罗帐空卷舒,不怨身孤寂,但念星隐隅。” 唐 于濆 《旅馆秋思》诗:“旅馆坐孤寂,出门成苦吟。” 宋 杨万里 《梅花下遇小雨》诗:“绕花百匝不忍归,生怕幽芳怨孤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将东归,且喜同途不孤寂。” 王统照 《纪梦》:“在这一群欢乐的女孩子中她是孤寂的、落寞的,如同从远处跑来的一个陌生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