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宋代〕《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惶恐滩头惶恐零丁零丁

惶恐 huáng kǒng
(1).恐惧,惊慌。《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 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北史·长孙俭传》:“客人惶恐不敢仰视。” 沙汀 《凶手》:“当那青年走近他时,一种惶恐的颤栗,便又立刻通过他全身了。”
(2).惭愧、难为情。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説也惶恐,因为贫难,无以度日,要寻我妹子讨些盘缠使用。”《三国演义》第六回:“ 术 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 孙坚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 李员外 也自知惶恐,不去叫他。”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四:“我是尽量地领教了各方面的朋友们的意见,使我感觉着有点惶恐的。”
(3).表示谦恭的用语。《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庚子,定太子见三师仪:……其与三师书,前后称名‘惶恐’。” 宋 曾巩 《答孙都官书》:“盛编尚且借观,而先以此谢。惶恐,惶恐。不宣。” 宋 苏轼 《与人书》之二:“辱示长笺,词旨过重,适少冗迫,来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词为答,想知照未甚讶也。惶恐,惶恐!”  ——《漢語大詞典》
滩头(灘頭)tān tóu
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 唐 刘禹锡 《送景玄师东归》诗:“滩头躡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 宋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水浒传》第五七回:“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  ——《漢語大詞典》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零丁 líng dīng
      (1).孤独无依貌。《陈书·沈炯传》:“臣婴生不幸,弱冠而孤,母子零丁,兄弟相长。” 唐 高适 《蓟门行》之三:“一身既零丁,头鬢白纷纷。”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六:“他俩既死了,有谁个顾及一个零丁的孤子。”
      (2).瘦弱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那小猢猻不要説急死,饿也该饿得零丁了。”
      (3).指文章单薄,没有内容。 宋 苏舜钦 《答宋太祝见赠》诗:“诗枯实零丁,文僻又坎坷。”
      (4).指寻人招贴。《太平御览》卷五九八引 南朝 宋 东阳无疑 《齐谐记》:“前后有失儿女者,零丁有数十。” 明 杨慎 《丹铅续录·零丁》:“ 谢承 《后汉书》:‘ 戴良 有失父零丁。’零丁,今之寻人招子也。”《孽海花》第二五回:“﹝ 龚尚书 ﹞写了几张八分书的零丁,叫拿去贴在街头巷口。”
      (5).指 零丁洋 。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絶远穷荒海外经,风灾鬼难渡 零丁 。”参见“ 零丁洋 ”。  ——《漢語大詞典》
      洋 yáng《國語辭典》

      洋 [ yáng ]

      1. 广大的海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 旧指比较现代的事物。如:「土洋并用」。
      3. 俗称银元为「洋」。如:「龙洋」、「五百块现大洋」。
      1. 广大的。如:「汪洋大海」。
      2. 外国的。如:「洋人」、「洋货」、「洋酒」。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1.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2.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3.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4.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5.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6.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叹 ( 嘆 ) tàn
      叹 [ tàn ]
      1.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2.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 吟咏:咏~。一唱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