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一曲台城路,绾繫行人柳万丝。
渺渺秋江放棹迟,离怀难得属新知。文章衮衮输公等,身世茫茫对此时。
得鹿名场原有命,归鸿何日寄相思。销魂一曲台城路,绾繫行人柳万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销魂(銷魂)xiāo hún
(1).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唐 钱起 《别张起居》诗:“有别时留恨,销魂况在今。” 清 龚自珍 《贺新凉·长白定圃公子奎耀示重阳〈忆菊词〉依韵奉和》词:“性懒情多兼骨傲,值得销魂如此。”
(2).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欢乐。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 明允公 ,能令我真个销魂否?”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 日本 的春天,樱花正是穠开的时候,最是使人销魂,而我又独在这时候遇着了她。”
(3).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惊惧恐慌。 唐 杜甫 《入衡州》诗:“销魂避飞鏑,累足穿豺狼。”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猛想起梦中遇见强人,尚销魂,带着满面啼痕。”《胭脂血弹词·兵变》:“乍见烽烟惊破胆,又闻金鼓早销魂。” ——《漢語大詞典》
(2).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欢乐。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 明允公 ,能令我真个销魂否?”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 日本 的春天,樱花正是穠开的时候,最是使人销魂,而我又独在这时候遇着了她。”
(3).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惊惧恐慌。 唐 杜甫 《入衡州》诗:“销魂避飞鏑,累足穿豺狼。”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猛想起梦中遇见强人,尚销魂,带着满面啼痕。”《胭脂血弹词·兵变》:“乍见烽烟惊破胆,又闻金鼓早销魂。” ——《漢語大詞典》
一曲 yī qǔ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沈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漢語大詞典》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沈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漢語大詞典》
台城(臺城)tái chéng
(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墨子·备高临》:“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臺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 孙诒让 间诂:“臺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编连大木,横出两旁,故亦谓之距。”参见“ 行城 ”。
(2). 六朝 时的禁城。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城少城》:“ 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按, 晋 之“臺城”,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 乾河沿 北,其地本 三国 吴 后苑城 , 东晋 成帝 时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历 宋 、 齐 、 梁 、 陈 ,皆为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 台城 。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臺城 在 钟阜 之侧,其地据高临下,东环平冈以为固,西城 石头 以为重,带 玄武湖 以为险,拥 秦淮 、 清溪 以为阻。” ——《漢語大詞典》
(2). 六朝 时的禁城。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城少城》:“ 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按, 晋 之“臺城”,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 乾河沿 北,其地本 三国 吴 后苑城 , 东晋 成帝 时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历 宋 、 齐 、 梁 、 陈 ,皆为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 台城 。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臺城 在 钟阜 之侧,其地据高临下,东环平冈以为固,西城 石头 以为重,带 玄武湖 以为险,拥 秦淮 、 清溪 以为阻。” ——《漢語大詞典》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绾 ( 綰 ) wǎn
绾 [ wǎn ]
- 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结。~起头发。
- 卷:~起袖子。
- 控制:~摄。~毂(指控制交通枢纽)。
繫 xì/jì《國語辭典》
繫 [ xì ]
動- 聯綴、連接。如:「聯繫」、「維繫」。《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名。」
- 逮捕、監禁。《漢書·卷七六·王章傳》:「書遂上,果下廷尉獄,妻子皆收繫。」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累及好人,無故繫獄。」
- 懸掛、牽掛。如:「繫念」。《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儒林外史·第一六回》:「科第居來,心只繫乎兩榜。」
繫 [ jì ]
動- 綁、扣、結。如:「繫鞋帶」、「紅繩繫足」。
行人 xíng rén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唐 杜甫 《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一路是贼盗出没的地方……走着须要小心,大道正路不妨,十里一墩,五里一堡,还有来往的行人。”
(2).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周礼·秋官》有行人。 春秋 、 战国 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 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明 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周礼·秋官·讶士》:“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国语·晋语八》:“ 秦景公 使其弟 鍼 来求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在此。’” 韦昭 注:“行人,掌宾客之官。”又主号令之官。《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诗。” 颜师古 注:“行人,遒人也,主号令之官。”
(3).使者的通称。《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 尹知章 注:“行人,使人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燕 人许割 虎牢 以西赂 秦 。 晋 兵既退, 燕 人悔之,谓 秦 人曰:‘行人失辞。有国有家者,分灾救患,理之常也。’” 清 王韬 《星轺指掌序》:“行人之设,肇自古昔,然皆王国下逮侯邦;而诸侯亦各相聘问,藉以讲信修睦。”
(4).小吏差役。《元典章·刑部五·检验》:“检验尸伤,已有常式,近年以来,亲民之官不以人命为重,往往推延,致令发变。及不亲临监视,转委公吏行人与復检官司。”《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
(5).媒人。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 李化先 ﹞少好神仙事,父母强令娶妇,遣行人议 曹 氏之女。及礼席之日, 曹氏 已入门, 化先 踰垣而走。”《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奩……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参见“ 行媒 ”。
(6).指活着的人。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护兰童子》:“‘夙缘还却三生债,不道未归人断肠。’未归人,用死者为归人,生者为行人之义。”
(7).复姓。 春秋 郑 有 行人子羽 。见《慎子》。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漢語大詞典》
(2).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周礼·秋官》有行人。 春秋 、 战国 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 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明 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周礼·秋官·讶士》:“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国语·晋语八》:“ 秦景公 使其弟 鍼 来求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在此。’” 韦昭 注:“行人,掌宾客之官。”又主号令之官。《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诗。” 颜师古 注:“行人,遒人也,主号令之官。”
(3).使者的通称。《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 尹知章 注:“行人,使人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燕 人许割 虎牢 以西赂 秦 。 晋 兵既退, 燕 人悔之,谓 秦 人曰:‘行人失辞。有国有家者,分灾救患,理之常也。’” 清 王韬 《星轺指掌序》:“行人之设,肇自古昔,然皆王国下逮侯邦;而诸侯亦各相聘问,藉以讲信修睦。”
(4).小吏差役。《元典章·刑部五·检验》:“检验尸伤,已有常式,近年以来,亲民之官不以人命为重,往往推延,致令发变。及不亲临监视,转委公吏行人与復检官司。”《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
(5).媒人。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 李化先 ﹞少好神仙事,父母强令娶妇,遣行人议 曹 氏之女。及礼席之日, 曹氏 已入门, 化先 踰垣而走。”《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奩……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参见“ 行媒 ”。
(6).指活着的人。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护兰童子》:“‘夙缘还却三生债,不道未归人断肠。’未归人,用死者为归人,生者为行人之义。”
(7).复姓。 春秋 郑 有 行人子羽 。见《慎子》。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漢語大詞典》
柳 liǔ《國語辭典》
柳 [ liǔ ]
名- 植物名。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枝细长,柔软下垂。叶互生,线状披针形,尾端尖锐,边缘有细锯齿。花密生呈穗状,种子有毛,成熟时柳絮飞散如雪。一般供作观赏、行道树。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为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八颗星。
- 姓。如唐代有柳宗元。
万丝(万丝)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韵府拾遗 支韵》:张宪诗万丝剪绿暗如雾 ——《骈字类编》
《韵府拾遗 支韵》:张宪诗万丝剪绿暗如雾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