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皇娥奏九韶,鸾凤谐和鸣。

葛玄隋代〕《空中歌三首 其二

我今便升天,悯念诸儒英。大道体虚无,寂寂中有精。

视之若冥昧,窈窈中昭明。莫言道虚诞,所患不至诚。

奚不登名山,诵是洞真经。一讽而一咏,玄音彻太清。

太上辉金容,众仙齐应声。十方散香花,燔烟旃檀馨。

皇娥奏九韶,鸾凤谐和鸣。龙驾翳空迎,华盖曜查冥。

翛闲劫仞台,帝释欻降庭。八王奉丹液,挹漱身腾轻。

逍遥有无间,流朗绝形名。神童夹侍侧,自然朝万灵。

飘飘八景舆,游衍白玉京。七祖升福堂,先亡悉超生。

王侯能笃信,必为天下贞。大人体至德,一切蒙其成。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皇娥九韶鸾凤谐和

皇娥 huáng é
传说中古帝 少昊氏 的母亲。 晋 王嘉 《拾遗记·少昊》:“ 少昊 以金德王,母曰 皇娥 ,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歷 穷桑 沧茫之浦。”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五四:“外孙 鲁 酒 皇娥 瑟,同醉西方 阿母 家。”  ——《漢語大詞典》
奏 zòu《國語辭典》

奏 [ zòu ]

  1. 进献。《汉书·卷七四·丙吉传》:「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数奏甘毳食物。」汉·王充《论衡·逢遇》:「以夏进𬬻,以冬奏扇。」
  2. 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或进言。如:「启奏」。《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遂复与丞相敞等上奏。」
  3. 吹弹乐器。如:「吹奏」、「伴奏」、「弹奏」、「演奏」、「独奏」。
  4. 显现、发生。如:「大奏奇功」、「奏效」。《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崇祯)​帝趣鸠工,未奏绩而明亡。」
  5. 往、走。《新唐书·卷一五五·马燧传》:「比悦至,火止,气少衰,燧纵兵击之。悦败奏桥。桥已焚,众赴水死者不可计。」通「走」。
  1. 古代臣下向皇帝进呈的文书。如:「奏状」、「奏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
  2. 音乐高低抑扬的节拍。如:「节奏轻快」。
九韶 jiǔ sháo
亦作“ 九招 ”。 舜 时乐曲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 疏:“《九韶》, 舜 乐名也。”《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 帝舜 之功,於是 禹 乃兴《九招》之乐。” 司马贞 索隐:“招音韶,即 舜 乐《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说, 帝喾 时所作。《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命 咸墨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昔 帝嚳 之世, 咸墨 为颂以歌《九韶》。”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漢語大詞典》
鸾凤(鸞鳳)luán fèng
(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漢語大詞典》
谐和(諧龢)xié hé
亦作“ 谐龢 ”。
(1).调和;协调。《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晋 郭璞 《蜜蜂赋》:“百药须之以谐龢, 扁鹊 得之而术良。” 唐 崔致远 《谢加太尉表》:“臣伏以大司马之威权,百官所仰,上将军之法令,十道皆遵,岂唯整戢五兵,实在谐和七政。” 丁玲 《阿毛姑娘》第二章一:“只是那样慢慢的,含着微笑的一步一步,两种皮鞋谐和着响声往山上踱。”
(2).和谐;和顺。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旧唐书·方伎传·裴知古》:“金石谐和,当有吉庆之事。” 明 钱琦 《钱公良测语·治本》:“国之将兴也,百官有司貌若违异,而心则同於尽职;国之将亡也,百官有司貌若谐和,而心则各为竞进。”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大伙都思量 素芳 和 拴拴 不是谐和的夫妻。”  ——《漢語大詞典》
鸣 ( 鳴 ) míng
鸣 [ míng ]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