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刘禹锡唐代〕《早秋集贤院即事(时为学士)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山明真色水静烟收

山明
唐 苏绾 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 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
唐 蒋防 秋月悬清辉 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
宋 戴复古 夏日续题 海近朝曦赫,山明宿雾消。  ——《骈字类编》
真色 zhēn sè
犹言本色。 宋 张先 《少年游·井桃》词:“银瓶素綆,玉泉金甃,真色浸朝红。”《高子遗书·语》:“ 文公 圣贤而豪杰者也,故虽以豪杰之气概,终是圣贤真色; 文成 豪杰而圣贤者也,故虽以圣贤学问,终是豪杰真色。”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难学。”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水静(水静)
唐 徐铉 晚归 水静闻归橹,霞明见远山。
元 朱德润 过西山 水静渔舟渡,林深倦鸟还。  ——《骈字类编》
浊 ( 濁 ) zhuó
浊 [ zhuó ]
  1. 水不清,不干净:浑~。污~。~浪。~流。
  2. 混乱:~世。
  3. 声音低沉粗重:~声~气。~音。
烟收(烟收)
唐 李忱 幸华严寺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