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压低吴楚遥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

沈彬唐代〕《

尺素隐清辉,一毫分险阻。(《题画山水图》)
金翅动身摩日月,银河转浪洗乾坤。(《献马殷颂德》,
《五代史补》)
须知手笔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献李昪山水图诗)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纪事》)
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题法华寺》,
《零陵总记》)
数家鱼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湘江行》)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潘天锡同题古观》,
《郡阁雅谈》)
压低吴楚遥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望庐山》,
《野客丛谈》)
半身落日离秦树,一路平芜入楚烟。(下《锦绣万花谷》)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幽鸟唤人穿竹去,野猿寻果出云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吴楚涵水云霞倚天

压 ( 壓 ) yā/yà
压 [ yā ]
  1. 从上面加力:~住。~碎。~缩。泰山~顶。
  2. 用威力制服、镇服:镇~。~服。~迫。
  3. 控制,使稳定,使平静:~价。~住阵脚。
  4. 搁置:积~。
  5. 逼近:大兵~境。
  6. 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宝(亦作“押宝”)。
压 [ yà ]
  1. 〔~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就不理解这件事”。
低 dī《國語辭典》

低 [ dī ]

  1. 上下距离小,或离地面近。与「高」相对。如:「低处」、「低空飞过」。《文选·谢朓·敬亭山诗》:「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宋·文天祥〈正气歌·序〉:「单扉低小,白间短窄。」
  2. 低下。指身分、能力、程度等而言。唐·李白〈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诗:「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
  3. 价较便宜的。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金橙径〉诗:「金橙纵复里人知,不见鲈鱼价自低。」
  4. 形容兴趣不高或情绪不好。如:「只要下雨天,我出门的兴致就低了。」、「自从落榜后,他的情绪一直很低。」
  5. 形容声音很小。如:「你说话的声音太低了,别人可能听不清楚。」
  1. 俯、向下弯。如:「低身」、「低头不语」。
  2. 放低、垂落。《文选·谢惠连·雪赋》:「愿低帷以昵帎,念解珮而褫绅。」唐·李端〈代弃妇答贾客〉诗:「鸣环动珮恩无尽,掩袖低巾泪不流。」
  1. 低矮的。如:「夜幕低垂」、「黄昏时,太阳低悬在海平面上。」
  2. 轻声的。宋·姜夔〈过垂虹〉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吴楚 wú chǔ
(1). 春秋 吴国 与 楚国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漢語大詞典》
遥 ( 遙 ) yáo
遥 [ yáo ]
  1.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涵水 hán shuǐ
含水。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丁晋公石子砚》:“石既登岸,转仄之间,若有涵水声,砚工视之,贺曰:‘此必有宝石藏中,所谓石子者是也。’”  ——《漢語大詞典》
约 ( 約 ) yuē/yāo
约 [ yuē ]
  1. 绳子。
  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4. 事先说定:~见。~会。
  5. 邀请:~请。~集。
  6. 节俭:节~。俭~。
  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8. 大略:~计。~莫。~略。
  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约 [ yāo ]
     ◎ 用秤称:~~。~一下。
破 pò《國語辭典》

破 [ pò ]

  1. 毁坏、使碎裂。如:「家破人亡」、「破斧沉舟」。《荀子·劝学》:「风至笤折,卵破子死。」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突破、破除。如:「破戒」、「破纪录」。《红楼梦·第一回》:「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3. 击败、攻下。如:「破城」、「大破敌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4. 剖开、劈开。如:「势如破竹」、「乘风破浪」、「将西瓜破成两半。」
  5. 剖析、分析。参见「破题 」条。
  6. 揭穿,使真相大白。《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一似你先时破我的肉是狗肉,几乎教我不撰一文。」《老残游记·第五回》:「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
  7. 花费、消耗。如:「破财」、「破费」。唐·温庭筠〈苏小小歌〉:「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8. 尽、穷尽。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 使完整的东西受到损坏而不完整。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0. 穿、透、揭穿。如:「识破」、「点破」、「说破」、「一语道破」、「看破红尘」。
  1. 形容受到损坏而残破的东西。如:「破船」、「破鞋」、「破布」。
  2. 差劲、低劣。如:「他的数学非常破。」、「你这套破理论少说为妙,免得被人嘲笑。」
  1. 唐宋燕乐大曲的后半部。其中以舞蹈为主,乐器伴奏,或有歌唱。因其节拍急促繁碎,故称为「破」。唐·白居易〈卧听法曲霓裳〉诗:「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 时。」《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 媚的破儿。」也称为「曲破」。
云霞(雲霞)yún xiá
(1).彩霞。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 李准 《耕耘记》二:“前年栽的桃树林,开得一片粉红,看去就像一片云霞围着村子。”
(2).借指高空。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二:“ 连圻 连不极,极望在云霞。” 宋 苏轼 《辨道歌》:“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覩超云霞。” 清 刘大櫆 《〈吴青然诗集〉序》:“彼其拔之於云霞之上,与其不幸而復坠於涂炭之中,岂於其人有加损哉?” 卞之琳 《黑老鸹飞上了我们的烟囱》诗:“烟囱里一蓬烟冲散了黑老鸹,红旗升上去直伸到云霞。”
(3).比喻远离尘世的地方。《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臣志尽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霞,不须禄养。” 宋 苏轼 《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三:“行宫夜奏空名姓,悵望云霞縹眇人。”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二折:“既受了雨露九天恩,怎还想云霞三市隐。”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类·柳》:“寄跡云霞,永联丝木。”
(4).比喻百花。 清 孙枝蔚 《百花洲》诗:“无计能邀常一笑,却来洲上种云霞。”
(5).像彩云一样艳丽的图案纹饰。 北周 庾信 《题结线袋子》诗:“交丝结龙凤,鏤彩织云霞。” 唐 韩琮 《公子行》:“带装盘水玉,鞍绣坐云霞。”《云笈七籤》卷四五:“ 太上道君 著九色云霞之帔。”
(6).喻指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 明 袁宏道 《与董思白书》:“《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畧观,云霞满纸,胜於 枚生 《七发》多矣。”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倚天 yǐ tiān
靠着天。形容极高。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 终南 晓望蹋 龙尾 ,倚天更觉青巉巉。” 宋 韩元吉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词:“倚天絶色壁,直下江千尺。”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三:“三十六峯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閒。”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安得倚天抽寳剑,把汝裁为三截。”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