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城南有怨妇,含情傍芳丛。

吴少微唐代〕《怨歌行

城南有怨妇,含情傍芳丛。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
皇恩数流眄,承幸玉堂中。绿柏黄花催夜酒,
锦衣罗袂逐春风。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三千人。
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群艳冶纷来陈。是时别君不再见,
三十三春长信殿。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
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天王贵宫不贮老,
浩然含泪今来还。自怜春色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
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有逸句)
归来谁为夫,请谢西家妇,莫辞先醉解罗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城南怨妇含情芳丛

城南
唐 高适 燕歌行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唐 杜甫 洗兵马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骈字类编》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怨妇(怨婦)yuàn fù
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唐 吴少澄 《怨歌行》:“城南有怨妇,含愁傍芳丛。”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菁莲诗》:“ 青莲 深於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 郑振铎 《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它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  ——《漢語大詞典》
含情 hán qíng
怀着感情;怀着深情。 汉 王粲 《公宴诗》:“今日不极懽,含情欲待谁?”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眇茫。”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含情欲为 秋娘 赋,愧我才非 杜牧之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何玉凤 道:﹞‘人生在世,含情负性,岂同草木无知?’”  ——《漢語大詞典》
傍 bàng《國語辭典》

傍 [ bàng ]

  1.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唐·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傍 [ bāng ]

  1. 临近。如:「傍午」、「傍晚」。

傍 [ páng ]

  1. 侧、边。《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通「旁」。
  2. 汉字的偏旁。《水浒传·第二回》:「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3. 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1. 别的、其他的。《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通「旁」。
  2. 不正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通「旁」。
  1. 广泛、普遍的。《墨子·尚同中》:「己有善,傍荐之。」通「旁」。
芳丛(芳叢)fāng cóng
丛生的繁花。 唐 刘宪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鶯藏嫩叶歌相唤,蝶碍芳丛舞不前。” 宋 晏殊 《凤衔杯》词:“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悵多时。”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故园有芳丛,归思动紫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