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新甲子,从头起。

徐经孙宋代〕《乳燕飞

一雨炎□洗。似天知、溪山佳处,玳筵珠履。六十年前今朝庆,门左桑弧蓬矢。也似恁、郁葱佳气。绿鬓童颜春未老,问寿星、模样君真是。新甲子,从头起。
应门有子能承志。总人间、皱眉底事,不关君耳。看不日孙枝毓秀,衮衮教人满意。更又报、门阑多喜。饱受人生真富贵,便蟠桃、三熟堪弹指。知几个,千秋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甲子从头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甲子 jiǎ zǐ
(1).甲,天干的首位;子,地支的首位。古代以天干和地支递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从甲子起至癸亥止,共六十,故又称为六十甲子。古人用以纪日或纪年。《吕氏春秋·勿躬》:“ 大橈 作甲子, 黔如 作虏首。”《后汉书·律历志上》:“记称 大橈 作甲子, 隶首 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 刘昭 注引《月令章句》:“ 大橈 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 元和 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 清 黄宗羲 《历代甲子考》:“按歷代甲子,自 鲁隐公 元年己未以下,载籍皆可考据,无有异同。”
(2).泛指岁月,光阴。 唐 杜甫 《春归》诗:“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叹人间甲子须臾,眨眼间白石已烂。” 明 高启 《樵》诗:“逢仙休看弈,甲子易駸駸。”
(3).年岁;年龄。 前蜀 贯休 《赠轩辕先生》诗:“略问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 刘安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尝问其甲子,殊不闻记忆,但言见 黄巢 反,犹如昨日。” 萧三 《祝保罗·罗伯逊六十大寿》诗:“祝福你长生不老,重添甲子。”
(4).季节;岁序。 唐 高适 《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诗:“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唐 杜甫 《重简王明府》诗:“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5).天干地支。借指人命八字。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黄国》:“ 华父 熟於典故,又好谈命,知人甲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适村中来一星者,自号‘南山翁’,言人休咎,了若目覩,名大譟。 李 召至家,求推甲子。”
(6).指日历。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夫起居注者,编次甲子之书,至於策命、章奏、封拜、薨免,莫不随事记録。言惟详审。”《西游记》第一回:“那猴在山中……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 云林 为 吴 人,尚仍 至正 甲子,其不忘所自如此。” 高旭 《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漢語大詞典》
从头(從頭)cóng tóu
(1).从最初开始。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可满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宋 陈亮 《贺新郎·酬辛幼安》词:“离乱从头説,爱吾民,金繒不爱,蔓藤累葛。” 元 王元鼎 《雁传书》套曲:“从今打破风流阵,一句句从头自忖。” 徐迟 《鱼的神话》:“您从头说吧,请您快说。”
(2).重新开始。 元 王实甫 《集贤宾·退隐》曲:“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週遍又从头。”《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小夫人把适来説的话,从头细説一遍。”
(3).犹当头。劈头盖脸。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王熊 为 泽州 都督……百姓歌曰:见钱满面喜,无鏹从头喝。”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1.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3.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4.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5.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6.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7.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8.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9.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10.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1.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2. 量词:➊ ​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1.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2.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