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风蒲
指蒲柳。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江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宋 范成大 《满江红》词:“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 清 厉鹗 《召伯埭》诗:“稍喜湖天阔,风蒲舞鷾鴯。” ——《漢語大詞典》
猎猎(獵獵)liè liè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 叔歜国 ﹞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
(1).象声词。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宋 梅尧臣 《泛舟城隅呈永叔》诗:“孤舟穿緑荷,猎猎新雨过。” 宋 王禹偁 《畬田词》之三:“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风猎猎,万里积雪。”
(2).形容物体随风飘拂的样子。 南唐 陈陶 《海昌望月》诗:“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 宋 司马光 《夏夜》诗:“小冠簪短髮,衣裙轻猎猎。” 宋 道潜 《临平道中》诗:“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清 钱谦益 《登始信峰回望石笋矼》诗:“松枝悬度势猎猎,略彴孤騫风傱傱。” ——《漢語大詞典》
(1).象声词。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宋 梅尧臣 《泛舟城隅呈永叔》诗:“孤舟穿緑荷,猎猎新雨过。” 宋 王禹偁 《畬田词》之三:“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风猎猎,万里积雪。”
(2).形容物体随风飘拂的样子。 南唐 陈陶 《海昌望月》诗:“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 宋 司马光 《夏夜》诗:“小冠簪短髮,衣裙轻猎猎。” 宋 道潜 《临平道中》诗:“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清 钱谦益 《登始信峰回望石笋矼》诗:“松枝悬度势猎猎,略彴孤騫风傱傱。” ——《漢語大詞典》
弄 nòng/lòng《國語辭典》
弄 [ nòng ]
語音 動- 把玩、玩賞。《漢書·卷四二·周昌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誰可以為御史大夫者?』」唐·李白〈別山僧〉詩:「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敬涇溪。」
- 遊戲、耍弄。如:「逗弄」、「戲弄」、「愚弄」。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 做、從事、處理。如:「弄飯菜」、「弄乾淨」。《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你莫管,照我的話弄去就是了。」
- 探察、追究。如:「弄明白」、「這件事一定要弄清楚才行!」
- 取得。如:「他弄來一頂帽子。」《紅樓夢·第五九回》:「只是要你們齊心打夥兒弄幾個錢回家受用,若不隨我,我也不管了。」
- 搖動、攪動。如:「這消息把大家弄得人心惶惶。」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怕露驚宿鳥,風弄庭槐。」
- 姦騙、淫亂。如:「她被弄大了肚子。」《紅樓夢·第六七回》:「你二爺在外頭弄了人。」
- 表演、彈奏。如:「弄笛」、「弄簫」。唐·王涯〈秋夜曲〉:「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 妝飾、修飾。如:「搔首弄姿」。唐·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
- 樂曲。如:「江南弄」、「梅花三弄」。《文選·嵇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弄 [ lòng ]
讀音 名- 小巷。如:「巷弄」。《南史·卷五·齊廢帝鬱林王本紀》:「出西弄,遇弒。」
清柔 qīng róu
清明温和。 宋 陆游 《春晴出游》诗:“今晨忽良已,风日亦清柔。” ——《漢語大詞典》
欲立
春秋隐公四年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公羊传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韵府拾遗 缉韵》
蜻蜓 qīng tíng
亦作“ 蜻蝏 ”。
(1).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埋至三日不食,则化成青真珠。” 唐 王建 《戴胜词》:“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夫人之耳不可执,不可恃也,蚁动而以为牛鬭,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 冰心 《寂寞》:“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一会儿要下雨了。”
(2).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 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之二:“緑云高綰,金簇小蜻蜓。” ——《漢語大詞典》
(1).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埋至三日不食,则化成青真珠。” 唐 王建 《戴胜词》:“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夫人之耳不可执,不可恃也,蚁动而以为牛鬭,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 冰心 《寂寞》:“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一会儿要下雨了。”
(2).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 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之二:“緑云高綰,金簇小蜻蜓。”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自由 zì yóu
(1).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今方权宦羣居,同恶如市,上不自由,政出左右。”《北史·尒朱世隆传》:“既总朝政,生杀自由,公行淫泆,信任羣小,随情与夺。”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之七:“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野人之性,视宫殿如籓笼,不如秀才家得自由也。”
(2).法律名词。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
(3).哲学名词。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哲学上所谓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漢語大詞典》
(2).法律名词。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
(3).哲学名词。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哲学上所谓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