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捻 yī niǎn
一点点,可捻在手指间。形容小或纤细。 宋 刘过 《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千般风韵,一捻儿年纪,多宜!多宜!”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饿得那 楚 宫女腰肢一捻香。” 明 朱权 《荆钗记·遐契》:“思忆多娇,想他十指纤纤一捻腰。” ——《漢語大詞典》
香骨 xiāng gǔ
指美女的尸骨。 唐 杜甫 《石镜》诗:“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唐 李贺 《官街鼓》诗:“ 汉 城黄柳映新帘,柏陵 飞燕 埋香骨。” ——《漢語大詞典》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形-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 卑賤。如:「出身微薄」。
-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 不尊重。如:「輕薄」。
-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 姓。如明代有薄珏。
-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形- 1的語音。
裁 cái《國語辭典》
裁 [ cái ]
动- 用刀剪等把纸或布割裂、剪开。如:「裁布」、「裁纸」。《说文解字·衣部》:「裁,制衣也。」《南齐书·卷三二·张岱传》:「恕未闲从政,美锦不宜滥裁。」
- 缝制。《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 削减。如:「裁军」、「裁员」。《红楼梦·第三六回》:「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 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乎使不得。」
- 决断、判断。如:「裁罪」。《左传·僖公十五年》:「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韩非子·初见秦》:「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 量度。唐·韩愈〈感春〉诗五首之二:「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 控制。如:「独裁」。《楚辞·贾谊·惜誓》:「神龙失水而陆居合,为蝼蚁之所裁。」
- 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 写作。唐·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 体制、格式。如:「体裁」、「新裁」。《文选·张衡·西京赋》:「取殊裁于八都,岂启度于往旧?」
- 仅。《战国策·燕策一》:「虽大男子,裁如婴儿。」《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通「才」。
冰 bīng《國語辭典》
冰 [ bīng ]
名- 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固体。《文选˙陆机˙苦寒行》:「凝冰结重涧,积雪被长峦。」《红楼梦·第六四回》:「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
- 姓。如明代有冰如鉴。
- 使用冰块或利用冰箱以防腐或减低温度。如:「把这块肉冰起来。」
- 比喻受人冷淡、不加注意,或不受重用。如:「他被冰了许多年,现在才受重用。」
- 寒冷。如:「冰凉」、「冰冷」。
- 清高的、纯洁的。如:「冰心」。
- 白嫩如冰的。如:「冰肌」、「冰肤」。
- 冷酷、没感情。如:「她的态度很冰,很难应付。」
半破
唐 秦系 山中赠诸暨丹丘明府 荷衣半破带莓苔,笑向陶潜酒瓮开。
唐 韩愈 合江亭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宋 杨万里 山居雪后二首 其二 日光半破风微度,时作高林落果声。
元 元淮 苏堤秋宴 欲彫杨柳犹贪舞,半破芙蓉未老成。 ——《骈字类编》
唐 韩愈 合江亭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宋 杨万里 山居雪后二首 其二 日光半破风微度,时作高林落果声。
元 元淮 苏堤秋宴 欲彫杨柳犹贪舞,半破芙蓉未老成。 ——《骈字类编》
芳心 fāng xīn
(1).指花蕊。俗称花心。 宋 苏轼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数枝残緑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金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明 韩洽 《雪下红》诗:“芳心良独苦,谁谓不知寒。”
(2).指女子的情怀。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九:“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徐氏》:“窗外芭蕉点点,做尽凄切,禁不住芳心欲折。” 茅盾 《子夜》六:“那还不是一定要引起公园中各式各样的女性,狷介的,忧郁的,多情善感的青年女郎,对于他的美丽僵尸洒一掬同情之泪,至少要使她们的芳心跳动?” ——《漢語大詞典》
(2).指女子的情怀。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九:“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徐氏》:“窗外芭蕉点点,做尽凄切,禁不住芳心欲折。” 茅盾 《子夜》六:“那还不是一定要引起公园中各式各样的女性,狷介的,忧郁的,多情善感的青年女郎,对于他的美丽僵尸洒一掬同情之泪,至少要使她们的芳心跳动?” ——《漢語大詞典》
娇 ( 嬌 ) jiāo
娇 [ jiāo ]
- 美好可爱:~儿。~女。~艾(年轻貌美的女子)。~娆。~艳。~嗔。~逸(潇洒俊美)。
- 爱怜过甚,过分珍惜:~养。~惯。
- 柔弱:~弱。~小。~嫩。~气。
泣露 qì lù
谓滴露。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昆山 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参见“ 泫露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