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璿源遥溯自涂山,拾得神螺赣水湾。

王彦泓明代〕《龙友尊慈七十寿歌

金筑峰峦双凤翘,茗兰柯叶香风炽。拔秀钟灵到硕人,闺阁典型林下气。

璿源遥溯自涂山,拾得神螺赣水湾。国士当年杨万里,才华犹步卧龙蟠。

良姻妙选高门簿,婉昵浑如出寒素。姜橘亲调奉舅姑,荆簪一洗铅华御。

同看淮南一县花,悬鱼拔薤在冰衙。横经讲席三年后,桐封骄僭消萌芽。

越东估客滇南士,讴吟是处题碑记。次第看山到永嘉,携归只有酬恩泪。

凤诏频褒内助贤,翟珈辉映紫泥鲜。闺房风义相师友,人羡斋眉鹤发仙。

买得名妹曾劝进,靓妆深夜持茶问。整容拱手诵尚书,温公心感清河郡。

荀家龙种谢家雏,和璧隋珠岂在多。片玉已成清庙器,一鸣飞占上林柯。

鳣堂暂息鲲鹏驾,声谊文章动天下。广被频招气频游,米车恐触尊慈骂。

钟陵遥隔彩云西,梦里诗因啮指啼。于今益信无投杼,自古何劳有断机。

壮游不用离肠绕,胪唱应偕鹤觞到。雷电催开梦笔花,露华益茂忘忧草。

忆昔狂童犯顺年,腥风血雨暗蛮天。讹传梦怪日千变,怪梦惊心徒忧煎。

须臾风霁烟霾息,爱女门楣森鼎立。相逢一笑话团圞,不羡珠圆钦玉洁。

玉洁珠圆抢攘时,造物疑于阿母私。定知仙树秾枝叶,各有吉祥云护持。

只今兰玉盈阶砌,绕膝含饴还问字。置笏终须满一床,藏书近欲过千笥。

况复修心向鹿车,香台时礼妙莲华。故应不羡生天福,慧业文人聚一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涂山神螺

璿 xuán《國語辭典》

璿 [ xuán ]

  1. 美玉。《山海经·海内经》:「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璿瑰。」
源 yuán《國語辭典》

源 [ yuán ]

  1. 水流的出處。如:「水源」、「泉源」、「飲水思源」。《國語·晉語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唐·李嶠〈河〉詩:「源出崑崙中,長波接漢空。」
  2. 根本、由來。《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
  3. 姓。如唐代有源乾曜。
遥 ( 遙 ) yáo
遥 [ yáo ]
  1.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溯 sù《國語辭典》

溯 [ sù ]

  1. 逆流而上。《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二》:「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晋将毛武生救魏兴,遣前锋督护赵福、将军袁虞等将水军一万,溯江而上。」
  2. 往上或往前推求、回想。如:「推本溯源」、「不溯既往」、「追溯往事」。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涂山(塗山)tú shān
(1).古国名。相传为 夏禹 娶 涂山 女及会诸侯处。《书·益稷》:“予创若时,聚于 涂山 。” 孔 传:“ 涂山 ,国名。”
(2).山名。其所在有三说:(1)在今 安徽 怀远县 东南、 淮河 东岸,又名 当涂山 。《左传·哀公七年》:“ 禹 合诸侯於 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 杜预 注:“ 涂山 在 寿春 东北。”《史记·夏本纪》:“予辛壬娶 涂山 ,辛壬癸甲,生 啟 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 司马贞 索隐:“ 皇甫謐 云‘今 九江 当涂 有 禹 庙’,则 涂山 在 江 南也。”参阅《太平寰宇记·濠州》。(2)在今 四川 重庆市 巴县 。俗名 真武山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禹 娶於 涂 ,辛壬癸甲而去,生子 啟 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 江州 涂山 是也,帝 禹 之庙铭存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 之北岸有 涂山 ,南有 夏禹 庙、 涂君 祠,庙铭存焉。”(3)在今 浙江 绍兴县 西北。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涂山 者, 禹 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 张宗祥 校注:“《越絶》《吴越春秋》皆指 会稽 。”
(3). 涂山 女, 夏禹 的妻子。 汉 刘向 《列女传·魏曲沃负》:“ 夏 之兴也以 涂山 ,亡也以 末喜 。”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 涂山 四日离 大禹 ,你直恁地捨不得分离。”  ——《漢語大詞典》
拾 shí/shè《國語辭典》

拾 [ shí ]

  1. 捡取、拿起。如:「拾穗」、「拾人牙慧」、「拾金不昧」。《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涂不拾遗。」
  2. 收集、收敛、整理。如:「把房间收拾干净。」
  1. 射鞲,古代射箭时所用的皮制护袖。《诗经·小雅·车攻》:「决拾既佽,弓矢既调。」汉·毛亨·传:「决,钩弦也。拾,遂也。」也称为「遂」。
  2. 十的大写。

拾 [ shī ]

  1. 参见「拾翻 」条。

拾 [ shè ]

  1. 参见「拾级 」条。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神螺
名胜志螺子山在吉安府城北十里图经云昔有渔者于大风雨中见神螺光采五色取而怀之至北同而南涉水失螺所在因以名山  ——《分类字锦》
赣 ( 贛 ) gàn
赣 [ gàn ]
     ◎ 中国江西省的别称:~剧(流行于江西的地方戏曲剧种)。
水 shuǐ《國語辭典》

水 [ shuǐ ]

  1. 无色无臭的液体。由氢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2. 汁、液。如:「墨水」、「药水」、「橘子水」、「柠檬水」。
  3. 海、河、江、湖的总称。如:「汉水」。《书经·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4.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5. 水星的简称。参见「水星 」条。
  6. 额外的收入、费用。如:「捞油水」。《邻女语·第二回》:「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彀么?还要到这地方来想方么?」
  7. 量词。计算衣物刷洗次数的单位。如:「这件衣服洗两水就走样了。」
  8. 姓。如明代有水苏民。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这梨吃起来水水的,不脆。」
湾 ( 灣 ) wān
湾 [ wān ]
  1. 水流弯曲的地方:河~。
  2. 海岸凹入陆地、便于停船的地方:海~。港~。
  3. 使船停住:把船~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