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破浪涌长鬐,排空度飞翰。

释道潜宋代〕《吴江垂虹亭同赋得岸字

蜿蜒誇长虹,吴会称杰观。沦涟几万顷,放目失垠岸。

倒影射遥山,青螺点空半。从来夸震泽,胜事无昏旦。

破浪涌长鬐,排空度飞翰。肺肝入清境,划若春冰泮。

安得凌九垓,从公游汗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破浪涌长排空飞翰

破浪 pò làng
(1).谓船冲开波浪前进。亦比喻志向远大,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唐 杜甫 《舟泛洞庭》诗:“破浪南风正,收颿畏日斜。” 明 文德翼 《池口阻风》诗:“頽年自笑沧洲客,破浪那能万里期。” 郭沫若 《北上纪行》诗之二:“破浪人三十,乘风路八千。”参见“ 破浪乘风 ”。
(2).波浪拍击海岸时形成浪花飞溅破碎的现象,称破浪,也称拍岸浪。  ——《漢語大詞典》
涌长(涌長)yǒng cháng
亦作“涌长”。 急剧增长。  ——《漢語大詞典》
鬐 qí《國語辭典》

鬐 [ qí ]

  1. 马颈上的长毛。《尉缭子·制谈》:「犹良骥𫘧駬之驶,彼驾驽马鬐兴角逐,何能绍吾气哉!」《聊斋志异·卷四·驱怪》:「毛周其体,长如马鬐。」
  2. 鱼脊上的鳍。《仪礼·士虞礼》:「载犹进柢,鱼进鬐。」《庄子·外物》:「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
排空 pái kōng
凌空;耸向高空。 南朝 梁 何逊 《赠韦记室黯别》诗:“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 隋 魏澹 《园树有巢鹊戏以咏之》:“早晚时应至,轻举一排空。” 明 王玉峰 《焚香记·途中》:“排空戈戟冰乱摧,繚绕旗旌云四飞。” 清 方文 《庐山诗·〈五老峰〉序》:“又十里为 五老峯 ,悬崖削壁,排空插汉,如五老人駢肩而立,真巨观也。” 郭沫若 《黄山之歌》:“想见秋时枫叶丹,排空万面树红旗。”  ——《漢語大詞典》
度 dù/duó《國語辭典》

度 [ dù ]

  1. 表示物质的相关性质所达到的状况。如:「长度」、「硬度」、「湿度」、「密度」、「酸度」。
  2. 法制、规范。如:「制度」、「法度」。《文选·扬雄·长杨赋》:「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
  3. 标准。如:「尺度」、「限度」。《国语·周语下》:「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夭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
  4. 人的器量、胸怀。如:「器度」。《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5. 外表、仪态。如:「风度」、「态度」。《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生因窃往。扣其关,果有女道士三四人,谦喜承迎,仪度皆洁。」
  6. 量词:➊ ​ 计算依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如:「耗电三百度」、「今天气温高达摄氏三十六度。」➋ ​ 计算次数的单位。如:「再度光临」。《北史·卷四○·李彪传》:「彪前后六度衔命。」
  7. 数学上指:➊ ​ 计算圆弧及角的单位。圆周的三百六十分之一为弧的一度;一度的弧所对的中心角,为角度的一度。➋ ​ 物体的长、宽、高。如:「三度空间」。
  8. 姓。如汉代有度尚。
  1. 过、经历。如:「度日如年」、「光阴虚度」。
  2. 由此岸到彼岸。《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同「渡 」。
  3. 通过、跨越。《史记·卷九四·田儋传》:「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全唐诗·卷二五三·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同「渡 」。

度 [ duò ]

  1. 考虑、推测。如:「审度」、「揣度」。《诗经·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2. 测量。如:「量度」。汉·文帝〈议佐百姓诏〉:「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
飞翰(飛翰)fēi hàn
(1).迅速递送书信。《后汉书·孔融传》:“驰檄飞翰,引谋州郡。”
(2).指飞鸟。 晋 陆机 《拟古》诗之十:“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唐 柳宗元 《东蛮》诗:“王卒如飞翰,鹏騫骇群龙。”
(3).迅速书写。 清 钮琇 《觚賸·七月天》:“窃駢语以飞翰,操丹铅何工四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