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他年蓬荜贱,愿附鹓鸾翅。

陈陶唐代〕《赠江西周大夫(一作赠周太史)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
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
具瞻先皇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
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
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
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刬释自宸衷,平戍在连帅。
时康簪笏冗,世梗忠良议。丘壑非无人,松香有私志。
三朝倚天剑,十万浮云骑。可使河曲清,群公信儿戏。
沧溟用谦德,百谷走童稚。御众付深人,参筹须伟器。
他年蓬荜贱,愿附鹓鸾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他年蓬荜鹓鸾

他年 tā nián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漢語大詞典》
蓬荜(蓬荜)
唐 王绩 采药 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
唐 杜甫 柴门 老于干戈际,宅幸蓬荜遮。
唐 李华 云母泉诗 愿言构蓬荜,荷锸引泠泠。
唐 姚合 喜雍陶秋夜访宿 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
元 元好问 饮酒五首 其一 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  ——《骈字类编》
贱 ( 賤 ) jiàn
贱 [ jiàn ]
  1. 价钱低,与“”相对:~卖。~价。
  2. 旧时指地位卑下:~民。贫~。卑~。微~。
  3.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姓。~躯。~内(妻子)。
  4. 骂人的话:~人。
  5.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犯~。
  6. 轻视:“常人贵远~近,向声背实”。
愿 ( 願 ) yuàn《國語辭典》

愿 [ yuàn ]

  1. 忠厚、谨慎。《书经·皋陶谟》:「柔而立,愿而恭。」《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附 fù《國語辭典》

附 [ fù ]

  1. 依傍。如:「依附」。《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
  2. 归依。如:「趋附」、「归附」。《淮南子·主术》:「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
  3. 黏著不分开。如:「附著」。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有一石脊,自洞顶附壁直垂而下。」
  4. 靠近、亲近。如:「附在他耳边低语。」
  5. 应和。如:「附和」、「附议」。
  6. 相合、符合。《史记·卷七○·张仪传》:「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文选·左思·三都赋序》:「风谣歌舞,各附其俗。」
  7. 寄。参见「附书 」条。
  1. 连带的、外加的。如:「附属」、「附带」、「附设」。
鹓鸾(鵷鸞)yuān luán
(1).比喻朝官。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鵷鸞粉署起,鹰隼 柏臺 秋。”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和林卿韵》词:“永别鵷鸞,已盟猿鹤,肯学 周顒 出草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六:“彤墀小立缀鵷鸞,金碧初阳当画看。”参见“ 鵷鷺 ”。
(2).比喻贤者。 唐 王勃 《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城池当要害之衝,寮寀尽鵷鸞之选。” 宋 苏轼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共喜鵷鸞归禁籞,心知日月在重霄。”
(3). 唐 时六厩之一。  ——《漢語大詞典》
翅 chì《國語辭典》

翅 [ chì ]

  1. 鳥類及昆蟲的翼,通常用來飛行。如:「大鵬展翅」、「蟲兒舒翅」。
  2. 沙魚的鰭。如:「魚翅」。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