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向夕林鸟还,忧来飞景促。

沈佺期唐代〕《临高台

高台临广陌,车马纷相续。回首思旧乡,云山乱心曲。
远望河流缓,周看原野绿。向夕林鸟还,忧来飞景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向夕鸟还飞景

向夕 xiàng xī
傍晚;薄暮。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 刘长卿 《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诗:“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 宋 晏殊 《殢人娇》词:“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 明 雷士俊 《春日咏怀》诗之二:“孤鸟蹲寒树,向夕鸣不已。”  ——《漢語大詞典》
林 lín《國語辭典》

林 [ lín ]

  1. 树木或竹子丛生一处。如:「竹林」、「山林」、「松林」、「防风林」。
  2. 泛指同类的人或事物荟聚之所。如:「碑林」、「儒林」、「艺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3. 姓。如清代有林则徐。
  1. 众多。如:「工厂林立」。
鸟还(鸟还)
唐 李白 自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唐 韦应物 过昭国里故第 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  ——《骈字类编》
忧 ( 憂 ) yōu
忧 [ yōu ]
  1.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
  2.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
  3. 指父母之丧:丁~。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飞景(飛景)fēi jǐng
(1).指日光。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乘流光,策飞景。” 宋 沈括 《岸老堂记》:“乘参昂,躡飞景。”
(2).宝剑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建安 二十四年二月壬午,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宝剑。长四尺二寸,淬以清 漳 ,厉以礛诸,饰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飞景。”  ——《漢語大詞典》
促 cù《國語辭典》

促 [ cù ]

  1. 急迫、紧迫。《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聊斋志异·卷一○·素秋》:「骇异闻,素秋促入,惨然曰:『兄弟何以隔阂?』」
  1. 短。晋·无名氏〈同生曲〉二首之一:「人生不满百,常抱千岁忧。早知人命促,秉烛夜行游。」唐·柳宗元〈封建论〉:「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1. 靠近。如:「促膝长谈」。《文选·左思·蜀都赋》:「合樽促席,引满相罚。」
  2. 催迫。如:「督促」、「敦促」。唐·李白〈鲁郡尧祠送吴王之琅琊〉诗:「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