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触目千点飞红,问春争得春愁,也随春减。

杨无咎宋代〕《解蹀躞

迤逦韶华将半。桃杏匀于染。又还撩拨、春心倍凄黯。准拟□□狂吟,可怜无复当年,酒肠文胆。
倦游览。憔悴羞窥鸾鉴。眉端为谁敛。可堪风雨、无情暗亭槛。触目千点飞红,问春争得春愁,也随春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触目千点飞红争得春愁春减

触目(觸目)chù mù
(1).目光所及。《晋书·习凿齿传》:“来达 襄阳 ,触目悲感,略无欢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沈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忽然又来到这么一个地方,记忆习惯中的文字不免过于陈旧了,触目景物人事却十分新。”
(2).显眼;引人注目。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拜谒忠灵》:“忠义关心,奸邪触目,莫非感慨。”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曹禺 《雷雨》第一幕:“触目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  ——《漢語大詞典》
千点(千点)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
宋 张耒 寄荣子雍三首 其三 酬答风光千点泪,怯将愁眼更登台。  ——《骈字类编》
飞红(飛紅)fēi hóng
(1).落花。 宋 秦观 《千秋岁》词:“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似海。”亦指落下的花。 明 高启 《楼上》诗:“春风似念无花看,远送飞红到砚臺。”
(2).(脸上)飞快地现出红晕。《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媳妇子见我进去,把脸飞红的走出来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一:“ 刘桂兰 脸颊飞红了。”
(3).犹绯红。《红楼梦》第五二回:“只有 晴雯 独卧于炕上,脸上烧的飞红。” 茅盾 《子夜》三:“她的脸色现在又飞红了,她的眼光迷乱。”  ——《漢語大詞典》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4. 管,干预:概不过~。
  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6. 姓。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1.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2.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3. 生機。如:「妙手回春」。
  4.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5.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7.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1.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争得 zhēng de
怎得。 唐 白居易 《浔阳春·春去》诗:“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宋 晏殊 《秋蕊香》词:“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 金 元好问 《杏花杂诗》之五:“纷纷红紫不胜稠,争得春光竞出头?”  ——《漢語大詞典》
春愁 chūn chóu
春日的愁绪。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唐 张祜 《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陆游 《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漢語大詞典》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1.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2.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3.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4.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5.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7.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8.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1.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2.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3.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4.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5.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1.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2.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3.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4. 像:他长得~他父亲。
  5. 姓。
春减(春減)chūn jiǎn
春色减退。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瀨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