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九重念入梦,三事思降神。
且设庭中燎,宁窥泉下鳞。
汉时征百粤,杨仆将楼船。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骚然。
岛夷非敢乱,政暴地仍偏。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
三军求裂土,万里讵闻天。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秦灭汉帝兴,南山有遗老。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
当君逐鹿时,臣等已枯槁。宁知市朝变,但觉林泉好。
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帝言翁甚善,见顾何不早。
咸称太子仁,重义亦尊道。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暂出商山云,朅来趋洒扫。东宫成羽翼,楚舞伤怀抱。
后代无其人,戾园满秋草。
日照昆仑上,羽人披羽衣。乘龙驾云雾,欲往心无违。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国。灵气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为汉武帝,精思遍群山。糜费巨万计,宫车终不还。
苍苍茂陵树,足以戒人间。
天生忠与义,本以佐雍熙。何意李司隶,而当昏乱时。
古坟襄城野,斜径横秋陂。况不禁樵采,茅莎无孑遗。
高标尚可仰,精爽今何之。一忤中常侍,衔冤谁见知。
尝观党锢传,抚卷不胜悲。
文侯耽郑卫,一听一忘餐。白雪燕姬舞,朱弦赵女弹。
淫声流不返,慆荡日无端。献岁受朝时,鸣钟宴百官。
两床陈管磬,九奏殊未阑。对此唯恐卧,更能整衣冠。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六国韩最弱,末年尤畏秦。郑生为韩计,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灭身。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
沂水春可涉,泮宫映杨叶。丽色异人间,珊珊摇珮环。
展禽恒独处,深巷生禾黍。城上飞海云,城中暗春雨。
适来鸣珮者,复是谁家女。泥沾珠缀履,雨湿翠毛簪。
电影开莲脸,雷声飞蕙心。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归径虽可寻,天阴光景促。怜君贞且独,愿许君家宿。
徒劳惜衾枕,了不顾双蛾。艳质诚可重,淫风如礼何。
周王惑褒姒,城阙成陂陀。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九重念入梦,三事思降神。
且设庭中燎,宁窥泉下鳞。
汉时征百粤,杨仆将楼船。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骚然。
岛夷非敢乱,政暴地仍偏。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
三军求裂土,万里讵闻天。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秦灭汉帝兴,南山有遗老。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
当君逐鹿时,臣等已枯槁。宁知市朝变,但觉林泉好。
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帝言翁甚善,见顾何不早。
咸称太子仁,重义亦尊道。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暂出商山云,朅来趋洒扫。东宫成羽翼,楚舞伤怀抱。
后代无其人,戾园满秋草。
日照昆仑上,羽人披羽衣。乘龙驾云雾,欲往心无违。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国。灵气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为汉武帝,精思遍群山。糜费巨万计,宫车终不还。
苍苍茂陵树,足以戒人间。
天生忠与义,本以佐雍熙。何意李司隶,而当昏乱时。
古坟襄城野,斜径横秋陂。况不禁樵采,茅莎无孑遗。
高标尚可仰,精爽今何之。一忤中常侍,衔冤谁见知。
尝观党锢传,抚卷不胜悲。
文侯耽郑卫,一听一忘餐。白雪燕姬舞,朱弦赵女弹。
淫声流不返,慆荡日无端。献岁受朝时,鸣钟宴百官。
两床陈管磬,九奏殊未阑。对此唯恐卧,更能整衣冠。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六国韩最弱,末年尤畏秦。郑生为韩计,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灭身。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
沂水春可涉,泮宫映杨叶。丽色异人间,珊珊摇珮环。
展禽恒独处,深巷生禾黍。城上飞海云,城中暗春雨。
适来鸣珮者,复是谁家女。泥沾珠缀履,雨湿翠毛簪。
电影开莲脸,雷声飞蕙心。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归径虽可寻,天阴光景促。怜君贞且独,愿许君家宿。
徒劳惜衾枕,了不顾双蛾。艳质诚可重,淫风如礼何。
周王惑褒姒,城阙成陂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汉皇(漢皇)hàn huáng
(1). 汉 朝皇帝。《晋书·皇甫谧传》:“ 医和 显术於 秦 晋 , 仓公 发祕於 汉 皇。”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 周穆 八荒意, 汉 皇万乘尊。”
(2).借指 唐 朝皇帝。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漢語大詞典》
(2).借指 唐 朝皇帝。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漢語大詞典》
修雅 xiū yǎ
高雅,不粗俗。《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适间在饭店中,见公修雅,不像他人轻薄,故此相敬。” ——《漢語大詞典》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 笑:这事太可~了。
-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 姓。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乘舆(乘輿)shèng yú
亦作“ 乘轝 chéngyú”。坐车子。《吕氏春秋·不屈》:“ 惠子 易衣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 魏 境。”《晋书·王忱传》:“ 玄 尝诣 忱 ,通人未出,乘轝直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石头 等既疲倦,俄而乘舆回。”
亦作“ 乘轝 shèngyú”。
(1).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孟子·梁惠王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 汉 贾谊 《新书·等齐》:“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荡水》:“ 惠帝 征 成都王 颖 ……乘舆顿地,帝伤三矢。”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营室主夫宗庙,乘舆备乎冕裘。”
(2).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汉 蔡邕 《独断》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后用作皇帝的代称。《史记·封禅书》:“乘轝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 汉 蔡邕 《独断》上:“天子至尊,不敢渫瀆言之,故託之於乘舆……或谓之车驾。”《新唐书·段秀实传》:“公本以忠义闻天下,今变起苍卒,当諭众以祸福,扫清宫室,迎乘舆,公之职也。”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以今事言之,吾所以忍割地弃民者,为保都畿,安乘舆也。”
(3).泛指车马。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 造父 疾趋,百步而废,而託乘舆,坐致千里。”《南史·范泰传》:“﹝ 范泰 ﹞有脚疾,宴见之日,特听乘舆到坐。”
(4).战车。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武王 伐 殷 ……乘舆三百,乘甲三千。” ——《漢語大詞典》
亦作“ 乘轝 shèngyú”。
(1).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孟子·梁惠王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 汉 贾谊 《新书·等齐》:“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荡水》:“ 惠帝 征 成都王 颖 ……乘舆顿地,帝伤三矢。”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营室主夫宗庙,乘舆备乎冕裘。”
(2).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汉 蔡邕 《独断》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后用作皇帝的代称。《史记·封禅书》:“乘轝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 汉 蔡邕 《独断》上:“天子至尊,不敢渫瀆言之,故託之於乘舆……或谓之车驾。”《新唐书·段秀实传》:“公本以忠义闻天下,今变起苍卒,当諭众以祸福,扫清宫室,迎乘舆,公之职也。”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以今事言之,吾所以忍割地弃民者,为保都畿,安乘舆也。”
(3).泛指车马。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 造父 疾趋,百步而废,而託乘舆,坐致千里。”《南史·范泰传》:“﹝ 范泰 ﹞有脚疾,宴见之日,特听乘舆到坐。”
(4).战车。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武王 伐 殷 ……乘舆三百,乘甲三千。” ——《漢語大詞典》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 到,来:光~。莅~。亲~。
- 遭遇,碰到:~时。面~。
-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 姓。
太学(太學)tài xué
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西周 已有太学之名。 汉武帝 元朔 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 西汉 置太学之始。 东汉 太学大为发展, 顺帝 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质帝 时,太学生达三万人。 魏 晋 到 明 清 ,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汉书·武帝纪》:“兴太学,修郊祀。”《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贡入太学肄业。”参见“ 大3学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