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群灵(羣靈)qún líng
众神。《晋书·乐志上》:“众神感,羣灵仪。”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至澹以应羣灵,至冲虚以应兆人。” ——《漢語大詞典》
丰丰(豐豐)fēng fēng
多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羣灵之丰丰。” 朱熹 集注:“丰丰,言多也。” ——《漢語大詞典》
扈 hù《國語辭典》
扈 [ hù ]
名- 国名。即有扈。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鄠县。
- 随从人员。参见「扈从 」条。
- 姓。如汉代有扈云。
- 跟从、跟随。宋·苏轼〈和三舍人省上〉诗:「明朝冠盖蔚相望,共扈翠辇朝宣光。」
- 强横无礼。参见「[[跋扈]]」条。
且 qiě/jū《國語辭典》
且 [ qiě ]
副- 暂时。如:「你且坐著」。《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民劳,未可,且待之。」
- 将要。如:「旦暮且下」。《战国策·齐策一》:「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
- 只。宋·苏轼〈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词:「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常在莫披离。」《水浒传·第六五回》:「我自要干大事,那里且报小仇。」
- 又、并。如:「老榕树既高且大。」《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 况、何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师老矣,何故退?」《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 尚、还。如:「尚且」、「然且不可」。《孟子·公孙丑下》:「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 抑、或者。《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史记·卷四四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如:「且歌且舞」、「且战且走」。
且 [ jū ]
名- 农历六月。《尔雅·释天》:「六月为且。」
- 用于句末,无义。《诗经·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屯 tún/zhūn《國語辭典》
屯 [ tún ]
动- 聚集、储存。如:「屯集」、「屯积」、「聚草屯粮」。《楚辞·屈原·离骚》:「屯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 驻军防守。如:「屯兵」、「屯扎」。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
- 驻军在戍地垦荒耕种。如:「屯田」。《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以将屯为名。」唐·颜师古·注:「且云领兵屯田。」
- 堆叠、阻挡。如:「大雪屯门」、「水来土屯」。《水浒传·第二三回》:「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 村庄。如大陆地区辽宁沈阳的皇姑屯。《红楼梦·第三九回》:「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
- 军营。《管子·轻重乙》:「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文选·张衡·西京赋》:「卫尉入屯,警夜巡昼。」
屯 [ chún ]
- 参见「屯留县 」条。
屯 [ zhūn ]
名- 困难、危难。《西游记·第三七回》:「你的灾屯,想应天付,却与我相类。」
-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坎(☵)上。象刚柔始交而难生之义。
- 县名。即屯留。位于大陆地区山西省省境东南,摩诃岭东北。或读为ㄔㄨㄣˊ chún。
- 姓。如汉代有屯莫。
- 参见「屯邅 」条。
- 吝惜。《易经·屯卦·九五》:「屯其膏。」宋·苏轼〈奏户部拘收度牒状〉:「不忍小臣惑误执政,屯膏反汗,亏污圣德,惜毫毛之费,致丘山之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