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画出鸳鸯娱独自,教成鹦鹉伴无聊。

王彦泓明代〕《个人二首

睡破眉山不更描,鬓鸦堆上覆鲛绡。
屏间记曲拈红豆,窗下临书染绿蕉。
画出鸳鸯娱独自,教成鹦鹉伴无聊。
情悰暗被傍人觉,绣线逢春减几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画出鸳鸯独自鹦鹉无聊

画出(画出)
李白登峨嵋山诗青冥倚天开彩错凝画出  ——《骈字类编》
鸳鸯(鴛鴦)yuān yāng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在我国 内蒙古 和 东北 北部繁殖,越冬时在 长江 以南直到 华南 一带。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鸳鸯,匹鸟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鸳鸯,水鸟,鳧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疋鸟。” 清 唐孙华 《渔父词》之三:“湖上鸳鸯亦竝头,鰥鰥鱼目夜长愁。”
(2).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綉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单于,您来看,这是一床合欢被。上面绣着双鸳鸯,里面放着‘长相思’。”
(3).比喻夫妻。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室邇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不如从嫁与,作鸳鸯。”《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鸳鸯错配本前缘,全赖风流太守贤。”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九章:“话说回来,要是咱们远远飞出去,做一对野地鸳鸯,以后也不好回来见我的娘亲了。”
(4).喻志同道合的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况同生之义絶,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儔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5).比喻成双配对的事物。参见“ 鸳鸯剑 ”。
(6).比喻贤者。 汉 王逸 《九思·怨上》:“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文选·曹植〈赠王粲〉诗》:“树木发青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儔。” 李善 注:“鸳鸯,喻 粲 也。”
(7).比喻艳妓。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三十六鸳鸯谱下》:“露草忘尘事,风花畅艳怀。鸳鸯三十六,死便逐情埋。”
(8). 汉武帝 时宫殿名。《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 飞翔 、 增成 、 合欢 、 兰林 、 坡香 、 凤皇 、 鸳鸯 等殿。”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陪游馺娑,骋纤腰於结风, 长乐 、 鸳鸯 ,奏新声於度曲。”
(9).水名。在 河北省 境内。《文选·左思〈魏都赋〉》:“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则有 鸳鸯 、 交谷 , 虎涧 、 龙山 。” 李善 注:“ 鸳鸯水 在 南和县 西。”
(10).战阵名。 明 吴易 《少保戚公继光》诗:“变化开精心,什伍为‘鸳鸯’。”原注:“ 少保 所结阵名。”参见“ 鸳鸯阵 ”。
(11).指鸳鸯瓦。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仇兆鳌 注引《邺中记》:“ 鄴城 铜雀臺 ,皆鸳鸯瓦。”
(12).指形制像鸳鸯的香炉。 唐 李白 《清平乐令·翰林应制》词之二:“玉帐鸳鸯喷沉麝,时落银灯香灺。” 王琦 注:“鸳鸯,爇香器也。”  ——《漢語大詞典》
娱 ( 娛 ) yú
娱 [ yú ]
     ◎ 快乐或使人快乐:~乐(lè ㄌㄜˋ)。~老(欢度晚年)。~亲(使父母快乐)。~悦。自~。~情陶性。
独自(獨自)dú zì
(1).自己一个人;单独。 五代 齐己 《怀洞庭》诗:“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 宋 王安石 《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老舍 《茶馆》第一幕:“ 马五爷 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2).唯独;单单。 唐 刘禹锡 《浪淘沙》词:“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唐 刘湾 《即席赋露中菊》诗:“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红楼梦》第九十回:“﹝ 岫烟 ﹞想起‘许多姐妹们在这里,没有一个下人敢得罪他的,独自我这里,他们言三语四……’想来想去,终是没意思。”  ——《漢語大詞典》
教 jiào/jiāo《國語辭典》

教 [ jiào ]

  1. 训诲、诱导。如:「教导」、「教诲」。《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
  2. 使、让。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宋·周邦彦〈玉楼春·当时携手〉词:「帐里不教春梦到。」
  1. 礼仪、规矩。《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
  2. 宗教的简称。如:「佛教」、「基督教」。
  3. 姓。如明代有教辅直。

教 [ jiāo ]

  1. 传授。如:「教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论〉:「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鹦鹉(鸚鵡)yīng wǔ
(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鸚鵡,能飞,众鸟趾前三后一,唯鸚鵡四趾齐分。凡鸟下瞼眨上,独此鸟两瞼俱动,如人目。”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竹窗昼静,鸚鵡呼茶,香奩之福地也。”
(2).比喻有才之士。 唐 纪唐夫 《送温庭筠尉方城》诗:“凤皇詔下虽霑命,鸚鵡才高却累身!”
(3).指鹦鹉杯。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张缵谢示集书》:“车渠屡酌,鸚鵡骤倾。”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香檀缓,杯传鸚鵡,新月正娟娟。” 元 刘永之 《池阁独坐怀周伯宁诸公》诗:“鸚鵡怀深酌,空候想缓调。”
(4).指 鹦鹉洲 。 宋 刘过 《沁园春·送王玉良》词:“看飞鳧仙子,张帆直上, 周郎 赤壁 , 鸚鵡 汀洲。”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 头陀 、 黄鹤 之伟观, 郎官 、 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5).指 汉 袮衡 所作《鹦鹉赋》。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健笔凌《鸚鵡》,銛锋莹鷿鵜。” 仇兆鳌 注:“《后汉书》: 禰衡 在 黄祖 座,作《鸚鵡赋》,笔不停輟,文不加点。”  ——《漢語大詞典》
伴 bàn《國語辭典》

伴 [ bàn ]

  1.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如:「伴侶」、「老伴」、「夥伴」。《三國志·卷四○·蜀書·李嚴傳》:「吾與孔明俱受寄託,憂深責重,思得良伴。」
  1. 陪同、依隨。如:「伴我良宵」。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詩:「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宋·周邦彥〈瑞龍吟·章臺路〉詞:「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閒步。」
  2. 和聲。如:「你歌我伴」。
  1. 陪著。如:「伴讀」、「伴遊」。
  2. 和著。如:「伴奏」、「伴唱」。
无聊(無聊)wú liáo
(1).犹无可奈何。《史记·吴王濞列传》:“王实不病, 汉 繫治使者数辈,以故遂称病……今王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 宋 苏轼 《汉高帝论》:“ 吕后 虽悍,亦不忍夺之其子以与姪。 惠帝 既死,而 吕后 始有邪谋,此出於无聊耳。”《金史·完颜素兰传》:“ 高琪 本无勋劳,亦无公望,向以畏死故擅诛 明沙虎 ,盖出无聊耳。” 明 张居正 《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而民穷势蹙,计乃无聊。” 清 顾炎武 《答李子德书》:“若果有此举,老弟宜力为我设沮止之策,并驰书见示,勿使一时仓卒,而计出於无聊也。”
(2).贫穷无依。 汉 刘向 《列女传·齐东郭姜》:“争邑相杀,父母无聊。”《晋书·石勒载记下》:“自是 刘 石 祸结,兵戈日交, 河东 弘农 间百姓无聊矣。”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胥无所归,贫索无聊,悔吾而卒。”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夫面前无饭锅而觉得无聊,觉得苦痛,人之常情也。”
(3).郁闷;精神空虚。 汉 王逸 《九思·逢尤》:“心烦憒兮意无聊。” 唐 牟融 《客中作》诗:“几度无聊倍惆悵,临风搔首独兴哀。”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张无垢 亦有《论语絶句》百篇……《颜子簞瓢》曰:‘贫即无聊富即骄, 回 心独尔乐簞瓢。’” 明 刘兑 《娇红记》:“家居无聊,偶思佳丽夜别之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最近在家里闲得无聊,弄了两盆来白相。”
(4).没有作用;没有意义而令人生厌。 唐 杜牧 《寄浙东韩乂评事》诗:“无穷尘土无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新唐书·韦伦传》:“ 伦 请準直募匠,代无聊之人,繇是役用减鼓铸多矣。”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一:“此则无聊之语,聊以解嘲。” 张天翼 《包氏父子》四:“这些话真无聊。”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