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译文及注释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帝里:京都。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

空堂坐相忆,酌(zhuó)(míng)聊代醉。
独坐空堂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1401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
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
独坐空堂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注释
此诗除《全唐诗》外,诸本皆不载,似非孟浩然所作。
帝里:京都。
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1401

创作背景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一片愁楚。一开篇,全诗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绪中,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清明节,唐人有游春访胜、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风俗,往往倾城而出。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就惟妙惟肖地点染出了这种境界。说点染,是因为是作者并未进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用动静结合,声色倶出的特写手法,犹如一个配着声音的特写镜头,生动自然。远处,甬路上传来了一阵吱吱嘎嘎的行车声,这声音有些驳杂,看来不是一辆车,它们到哪里去呢?“柳色东城翠”,哦,原来是到东城去折柳踏青。一个"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烟,濛濛新绿的初春图景。接着,“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喜”,诗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转向了绿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马车上,顺着青色的甬路来到绿意萌生的柳林,来到万勿复苏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轻盈地飘落,而毛绒绒、绿酥稣的小草却齐刷刷地探出了头,给这世界点缀一片新绿。群莺自由自在地翱翔,美丽的蝴蝶成双成对地嬉戏,一切生命都在尽享大自然的温柔和丽,这该是何等畅快、舒心。

  然而诗人并未“渐入佳境”,笔锋一转,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忆,酌茗代醉",一动一静,两个镜头浦,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独坐旷室,痴痴地追忆什么,继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饮而尽,叹口气又呆呆坐出神。这里的孤寂、愁思,这里的凄冷、沉默,同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欢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种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追忆什么,是童年无拘无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隐居的苦读生活,还是欲登仕途的漂泊岁月?诗人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艰辛难挨,还是愁人世的沧桑易变?

  融融春光下诗人抒写了无尽的感慨,个中滋味令人咀嚼不尽。 诗人想入仕途却又忐忑不安;欲走进无拘无束的大自然,却又于心不甘。种种矛盾的情绪扭结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帝里清明人心愁思
车声上路柳色东城
花落草齐莺飞蝶双
空堂相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的诗词>>

猜您喜欢

早梅

唐代孟浩然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庭橘

唐代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同张明府清镜叹

唐代孟浩然

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