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董其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董其昌的诗词>>
过勤政楼
唐代:杜牧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
明代:张萱
苍梧云气正飞扬,宛宛双旌指豫章。悬肘玉辞麟篆旧,装腰金赐荔枝黄。
曾闻尺檄收炎海,更拥名藩控大江。从此斗间增气色,君家原是古下将。
鸣饶叠鼓郁江头,紫气遥惊傍斗牛。五岭云霞留藻缋,千秋琬琰属雕锼。
登坛曾建中丞节,参省仍分帝子州。共喜西京词赋客,已从方岳领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