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辛弃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诗词>>
送褚霭岩之淮阴
宋代:王复
断魂细雨散如丝,别袂依依柳下持。草色青迷沽酒处,杏花红点渡江时。
相逢定下南州榻,怀古闲寻漂母祠。我亦天涯潦倒客,河干待挂一帆迟。
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明代:吴琏
梧叶飘寒不禁秋,况逢清夕露华流。征人漠漠云归塞,晚笛声声风满楼。
琴罢有人添别恨,情多何处赋閒愁。扁舟偏剩沧江客,头白冥心月共悠。
和咏歌人偏得日照诗
南北朝:刘孝绰
独明花里翠,偏光粉上津。屡将歌罢扇,回拂影中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