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成鹫
昔人曾此作经生,不复书声但水声。百尺瀑泉谁识主,千秋崖石独知名。
丹梯有路通丹壑,赤脚无尘下赤城。更欲假君弦诵地,胡床塞默谢逢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成鹫的诗词>>
点绛唇 梅
元代:刘秉忠
小重山
一片残阳树上明。百禽争啅噪、雨初晴。西风鸿雁落沙汀。
归舟远,渔笛两三声。
烟草逐人行。前山青未了、后山横。山川人物斗峥嵘。
黄尘路,鞍马笑平生。
清平乐·月明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