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宋代贺铸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译文及注释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zhēn)
秋日的斜阳映照着江水,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透过一片平展的树林,隐隐望见远处起伏的群山。平原上散落着几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砧杵声。
演漾金:状斜阳照水。演漾。流动起伏的样子。平林:平整的树林。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的声音。村落:村庄。

记得西楼凝醉(zuì)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记得当年和她共上西楼,眯着醉眼欣赏此处的风光。那时的景色和现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今天没有人和我一同登高欣赏了。
西楼:苏州观风楼,在城西。凝醉眼:凝是集中注意力,醉眼指酒后迷糊的眼睹。此处比喻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之中。风物:风光景物,一般特指某个地方特有的。登临:本指登山临水,后也泛指游览。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5-116

2、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25页

3、王晓梅朱莉雅改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袖珍阅读文库插图白话文宋词三百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65

4、王筱云邓绍基等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111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日的斜阳映照着江水,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透过一片平展的树林,隐隐望见远处起伏的群山。平原上散落着几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砧杵声。
记得当年和她共上西楼,眯着醉眼欣赏此处的风光。那时的景色和现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今天没有人和我一同登高欣赏了。

注释
减字浣溪沙:即《浣溪沙》别名,相对变体《摊破浣溪沙》而言。本是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
演漾金:状斜阳照水。演漾。流动起伏的样子。
平林:平整的树林。砧(zhēn):捣衣石,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村落:村庄。
西楼:苏州观风楼,在城西。凝醉眼:凝是集中注意力,醉眼指酒后迷糊的眼睹。此处比喻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之中。
风物:风光景物,一般特指某个地方特有的。登临:本指登山临水,后也泛指游览。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5-116

2、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25页

3、王晓梅朱莉雅改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袖珍阅读文库插图白话文宋词三百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65

4、王筱云邓绍基等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111

创作背景

  钟振振在校注《东山词》时认为此词应当作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以后,是作者晚年写于苏州的悼亡之词。贺铸在他的同作《半死桐·重过问门万事非》中曾抒发了他夫妻二人同到苏州却不能同归的遗憾,并用“火白鸳鸯失伴飞”来比喻自己老来孤柄的凄楚境况,此词题材主旨与之比较接近。

参考资料:

1、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438

赏析

  这首词写别后的凄凉兼及怀人。上片写登临所见,下片回忆往昔的欢会以突出物旧人非的凄凉处境。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二句描绘景物:清澈的秋水,映着斜阳,漾起道道金波。一片片平展的树林延伸着,平林那边,隐隐约约地横着远山。这两句抓住秋天傍晚时分最典型的景物来描摹,将那“秋水”、“斜阳”、“远山”、“平林”描绘得出神入化。

  “几家村落几声砧”紧承上句而来,仍写登临所见所闻:疏疏的村落,散见在川原上。隐隐之中,但见烟雾缭绕,徐徐升腾。断断续续之中,但听得那单调的砧杵捶衣之声。

  上片三句,单看词人所描摹的这幅深秋晚景图,似乎只是纯客观的写生,词人视听之际,究竟有哪些情感活动,并不容易看出。但这三句并不只是纯客观的景物描摹,并不是没有寄寓词人的主观情感。实际上,这秋水斜阳,这远山平林,这村落砧声,句句情思化,句句都是词人心中眼中之景,都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伤心情绪寄寓其中。这与梁元帝“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的赋吟和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比梁、李之作更委婉,更含蓄,更腾挪跌宕,更富于情趣。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二句急转,由上片的眼前景物铺陈转而回忆昔年的赏心乐事。记得当年在西楼之上,饮酒赏景,两人酒酣耳热之际,执手相向,醉眼相望,情意绵绵。如今当年的风物依旧,而人去楼空,倍觉凄凉。本来,词的上片所写之景只有一幅图景,然而,作者平铺直叙地再现眼前景物的写法,在此却起了变化,虚实相生,出现两幅图景:一幅是今天词人独自面对的眼前之景;一幅则是有美人作伴,词人当初凝着醉眼所观赏的往昔之景。昔日之景是由眼前之景所唤起,呈现在词人的心幕上。两幅图景风物似无变化,但“凝醉眼”三字却分明透露出昔日登览时是何等惬意,遂与今日构成令人怅惋的对照。

  “只无人与共登临”这句是全词的词眼。上片所写的那秋天斜阳,那远山平林,那村落砧声,至此便知都是词人“物是人非”、“良辰好景虚设”的情感物态化体现。这末句的点醒,令人于言外得之,倍觉其百感苍茫,含蓄深厚。结尾一句,巧妙点醒,画龙点睛类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赞叹说:“贺老小词,工于结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结处一笔叫醒,遂使全篇实处皆虚,最属胜境。”观此词之结句,可知陈氏之论不谬。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第四卷: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65-167

2、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143-144

3、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902-903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秋水斜阳演漾远山隐隐平林
村落
记得西楼醉眼昔年风物似如
登临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贺铸简介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的诗词>>

猜您喜欢

绿头鸭·玉人家

宋代贺铸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宋代贺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烛影摇红

宋代贺铸

波影翻帘,泪痕凝蜡青山馆。故人千里念佳期,襟佩如相款。
惆怅更长梦短。但衾枕、余芬剩暖。半窗斜月,照人肠断,啼乌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