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琏
京华行渐近,喜色上愁颜。风定舟初稳,天清水自閒。
披衣当暖日,散发对青山。去去知何日,游人重此还。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琏
刘琏(1348—1379)字孟藻,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刘琏的诗词>>
早春宿三茅峰二首 其二
清代:赵继光
幽琴唤山晓,林端尚微月。军持汲石泉,漱齿维摩室。
推窗太湖翻,下瞰鼋鼍窟。泱漭春涛壮,云水互明灭。
湖上七十峰,峰峰带残雪。
登茅山三峰四首 其二
明代:顾璘
迢遰三峰得峻跻,到宫唯见众山低。天池水碧苍龙伏,岩树风高白鹄栖。
云际瑶坛开日月,林间丹井隐虹霓。仙人只在华阳境,松叶桃花咫尺迷。
行园僧约同饮
元代: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