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恭
翠竹黄花何处寻,一团蒲草夜堂深。骊珠忽度恒河水,空使浮生哭道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王恭的诗词>>
偈颂四十一首
宋代:释普宁
太原寄王高士锡阐
清代:顾炎武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
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
太行冰雪积,沙塞飞蓬转。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间换。
惟有方寸心,不与玄鬒变。
初夏移舟天马山过嘉树林听僧道
明代:陆深
城阴水木夏初临,十里来过嘉树林。乘兴不妨灵运屐,赏心先到颖师琴。
望中海日依微见,物外烟霞次第寻。欲上前山最高处,扁舟应向五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