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陶望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陶望龄的诗词>>
览镜七首 其六
春风濠上始观濩,秋雨檐前又醉沤。万事总如僧剃发,一生偏爱黍垂头。
嵚崎历落真堪笑,宠辱升沉定不忧。试向唐生问身事,骑牛跃马竟谁优。
雪消
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
夏首新热叶气蒸,细路危桥得幽悄。桤树成林已快人,况有鸣泉覆深筱。
松髯石发雅能净,竹稚鸟雏怜最小。何时一床卧僧阁,饱听凌晨醒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