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恭
幽蹊入林深,仙花满高树。笑谢沧洲人,来去桃源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王恭的诗词>>
题养正图六十首 其二十四 式闾
清代:弘历
式车过段闾,尚德乃下已。欲相干木辞,致禄国人喜。
礼贤非务名,秦兵还为止。
刘觐国观察于役还里先贶见讯诗
明代:张萱
分携却忘在何年,雁影萍踪思杳然。岐路风尘天地满,人间暄冷岁时迁。
惊看画戟諠驱弩,更念绨袍损俸钱。为问使君湘汉主,桃源曾否一回船。
为伍国开赠双松百二十岁翁
明代:李孙宸
偶逢伍子谈奇事,闻说人间有大年。甲子去来周百二,蓬莱清浅阅三千。
紫芝朱草宁誇瑞,鹤发童颜已證仙。漫愧市朝虚大隐,几时方外共探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