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刘禹锡的诗词>>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一
清代:瞿士雅
青云何处问前程,文学宗师心秤平。鹏翼张风期万里,骊珠搜得尽东瀛。
衔烟细草无端绿,失水枯鳞得再生。
却愧此时叨厚遇,才兼文武播雄名。
凤阳过宿族兄弘璧夜话
明代:杨士奇
十五离乡今七十,版图已作帝乡民。田园晚岁治生足,儿女全家习俗淳。
犹有诗书传世业,不胜悲喜见宗亲。百年杨氏衰兼盛,一夜灯前语向晨。
过族祖姑寿阳君主墓
明代:硕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