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宿紫阁山北村

唐代白居易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译文及注释

晨游紫阁峰,暮(mù)宿山下村。
清晨去游览紫阁峰,傍晚投宿在山下农村。
紫阁峰:终南山的著名山峰,在今陕西西安南百余里。暮宿:傍晚投宿。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村老见了我,十分欣喜,为我设宴,打开了酒樽。
余:我。开一尊:设酒款待的意思。“尊”同“樽”。

举杯未及饮,暴卒(zú)来入门。
刚端起酒杯,还未沾唇,一群横暴的士兵冲进大门。
暴卒:横暴的士兵。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为首的身穿紫衣,带着刀斧,乱嘈嘈地约有十几个人。
紫衣:指穿三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军头目。挟:用胳膊夹着。草草:杂乱粗野的样子。

夺我席上酒,掣(chè)我盘中飧(sūn)
他们夺去我席上的好酒,又抢走我盘中的美飧。
掣:抽取。飧: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主人退后立,敛(liǎn)手反如宾。
当主人的反而退后站立,恭敬地拱着手,好像来宾。
敛手:双手交叉,拱于胸前,表示恭敬。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院子里长着一株珍奇的树,种下它已有三十个秋春。
奇树:珍奇的树。此句语本《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主人虽然爱惜它,也救它不得,看着他们拿斧头砍断树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他们口称是为皇上伐木营造的人,隶属皇上的神策军。
采造家: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神策军: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主人啊,你千万沉住气,不要开口,神策军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宠信任。
中尉:神策军的最高长官。承恩:得到皇帝的宠信。

参考资料: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2

2、陈友琴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3-24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去游览紫阁峰,傍晚投宿在山下农村。
村老见了我,十分欣喜,为我设宴,打开了酒樽。
刚端起酒杯,还未沾唇,一群横暴的士兵冲进大门。
为首的身穿紫衣,带着刀斧,乱嘈嘈地约有十几个人。
他们夺去我席上的好酒,又抢走我盘中的美飧。
当主人的反而退后站立,恭敬地拱着手,好像来宾。
院子里长着一株珍奇的树,种下它已有三十个秋春。
主人虽然爱惜它,也救它不得,看着他们拿斧头砍断树根。
他们口称是为皇上伐木营造的人,隶属皇上的神策军。
主人啊,你千万沉住气,不要开口,神策军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宠信任。

注释
紫阁峰:终南山的著名山峰,在今陕西西安南百余里。《陕西通志》卷九引《雍胜略》曰:“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其峰上耸,若楼阁然。”故名“紫阁”。
暮宿:傍晚投宿。
余:我。
开一尊:设酒款待的意思。“尊”同“樽”。
暴卒:横暴的士兵。
紫衣:指穿三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军头目。挟:用胳膊夹着。
草草:杂乱粗野的样子。
掣(chè):抽取。
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敛手:双手交叉,拱于胸前,表示恭敬。
奇树:珍奇的树。此句语本《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采造家: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
神策军: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
中尉:神策军的最高长官。承恩:得到皇帝的宠信。

参考资料: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2

2、陈友琴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3-24

创作背景

  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前后,地点在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杜家庄。此时作者于长安任左拾遗。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59-360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对宿紫山北村的缘由作了说明,原来他是因“晨游紫阁峰”而“暮宿山下村”的。诗人之所以要“晨游”,是为了欣赏山峰上的美景。早晨欣赏了紫阁的美景,悠闲自得往回走,直到日暮才到山下村投宿,碰上的又是“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的美好场面,作者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但是,“举杯未及饮”,不愉快的事发生了。
开头四句,点明了抢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抢劫对象,表现了诗人与村老的亲密关系及其喜悦心情,为下面关于暴卒的描写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是颇具匠心的。中间的十二句,先用“暴卒”“草草”“紫衣挟刀斧”等贬义词句刻画了抢劫者的形象;接着展现了两个场面:一是抢酒食;二是砍树。

  写抢酒食的四句诗,表现出暴卒、作者和主人的三种不同表现。“夺”和“掣”两个词,包含着一方不给,一方硬抢的丰富内容。诗人用这两个词作“诗眼”,表现出他自己毕竟是个官吏,敢于和暴卒争,但还是败下阵来,这就不仅揭露了暴卒的暴,而且暗示了暴卒敢这样“暴”的原因,为结尾的点睛之笔留下了伏线。

  写两个抢劫场面,各有特点。抢酒食之时,主人退立敛手;砍树之时,却改变了态度,这表明主人对树有特殊感情。诗人为了揭示其心理根据,先用两句诗写树:一则指明那树长在中庭,二则称赞那是棵“奇树”,三则强调那树是主人亲手种的,已长了三十来年。这说明它在主人心中的地位,远非酒食所能比拟。暴卒要砍它,主人当然会“惜”,“惜不得”,是“惜”而“不得”的意思。于是,发自内心的“惜”就表现为语言、行动上的“护”,虽然迫于暴力,没有达到目的,但由此却引出了暴卒的“自称”和作者的悄声劝告。

  结尾的四句诗,在当时很好懂;时过一千多年,就需要作些注解,才能了解其深刻的含义。所谓“神策军”,在唐代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本来是西部的地方军;后因“扈驾有功”,变成了皇帝的禁卫军。唐德宗时,开始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他们以皇帝的家奴身份掌握禁卫军,势焰熏天,把持朝政,打击正直的官吏,纵容部下酷虐百姓,什么坏事都干。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皇帝宠信宦官吐突承璀,让他做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接着又派他兼任“诸军行营招讨处置使”(各路军统帅),白居易曾上书谏阻。这首诗中的“中尉”,就包括了吐突承璀。所谓“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唐宪宗的时候,经常调用神策军修筑宫殿;吐突承璀又于唐元和四年(809年)领功德使,修建安国寺,为宪宗树立功德碑。因此,就出现了“身属神策军”而兼充“采造家”的“暴卒”。做一个以吐突承璀为头子的神策军人,已经炙手可热了;又兼充“采造家”,执行为皇帝修建宫殿和树立功德碑的“任务”,自然就更加为所欲为,不可一世。

  诗是采取画龙点睛的写法。先写暴卒肆意抢劫,目中无人,连身为左拾遗的官儿都不放在眼里,留下悬念,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家伙究竟凭什么这样暴戾。但究竟凭什么,作者没有说。直写到主人因中庭的那棵心爱的奇树被砍而忍无可忍的时候,才让暴卒自己亮出他们的黑旗,“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一听见暴卒的自称,作者很吃惊,连忙悄声劝告村老:“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讽刺的矛头透过暴卒,刺向暴卒的后台“中尉”;又透过中尉,刺向中尉的后台皇帝。前面的那条“龙”,已经画得很逼真,再一“点睛”,全“龙”飞腾,把全诗的思想意义提到了惊人的高度。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55-856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晨游紫阁暮宿山下
村老余喜一尊
未及暴卒入门
紫衣刀斧草草余人
席上盘中
主人退后敛手
中庭有奇三十
主人不得持斧
口称神策军
主人中尉承恩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的诗词>>

猜您喜欢

杂兴三首

唐代白居易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答友问

唐代白居易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哭刘敦质

唐代白居易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