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163611首
				类型:
			
			
				写景
				咏物
				春天
				菊花
				夏天
				柳树
				写马
				秋天
				月亮
				田园
				冬天
				山水
				边塞
				写雨
				写山
				地名
				写雪
				写水
				抒情
				写风
				长江
				爱国
				写花
				黄河
				离别
				梅花
				儿童
				送别
				荷花
				写鸟
				思乡
				读书
				爱情
				思念
				励志
				惜时
				哲理
				婉约
				豪放
				闺怨
				悼亡
				诗经
				民谣
				写人
				节日
				老师
				春节
				母亲
				友情
				战争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楚辞
				七夕
				乐府
				中秋
				怀古
				重阳
				忧民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古文观止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