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九日5548首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深字

唐代韦嗣立

层观远沈沈,鸾旗九日临。帷宫压水岸,步辇入烟岑。
枝上萸新采,樽中菊始斟。愿陪欢乐事,长与岁时深。

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历字

唐代薛稷

暮节乘原野,宣游俯崖壁。秋登华实满,气严鹰隼击。
仙菊含霜泛,圣藻临云锡。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

唐代卢怀慎

时和素秋节,宸豫紫机关。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
旷望临平野,潺湲俯暝湾。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九日登高怀邵二

唐代郑絪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酬卢威仲九日遣青衣送酒

宋代赵汝腾

前年重九日,黄衣携御椠。
抗牍回天聪,批鳞蒙帝念。
虽惭献六箴,犹许疏十渐。
去年重九日,石鼓偿原欠。
菊丛对佳客,萸觞倾旧酽。
一时啸咏狂,万丈词华艳。
今年重九日,龟息静中验。
亭前寒叶落,楼外晴波敛。
故人何殷勤,清樽持潋滟。
思君甲辰疏,拟昔尚方剑。
士锋皆辟易,忠舌为饫餍。
回首今七秋,日月光同掞。
知暂陆浑游,难久承明压。
老我思荷锄,一壑柴桑占。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唐代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九日登瑶台山

唐代王翰

几年踪迹漫栖迟,今日登临逸兴飞。绿酒喜随藜杖到,白头须插菊花归。

苍山日暮林烟合,潦水霜清雁影稀。愿祝加餐强健在,年来此会莫相违。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宋代朱熹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唐代灵澈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