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许传霈632首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六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清代许传霈

长城围万里,跂望何迢迢。
盘曲危鸟道,旷远顺鸿毛。
仰天向阊阖,风雨起崇朝。
烟霞合琉瓈,翡翠集兰苕。
添筹南极星,酌酒北斗杓。
秦娥奏新曲,麻姑引玉箫。
终古帝王家,簇拥列鸾轺。
愿从赤松子,长揖去市朝。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七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清代许传霈

便娟侔朝日,颜华倏忽露。
岁月逝水流,羲和不能驻。
是非傥可明,得丧奚足顾。
天上森宝书,寸心托豪素。
相与拔俗人,云车誇远驭。
岛屿荣琪葩,无为叹迟暮。
寄语畋游者,我将从今去。

棣笙以五十书怀诗索和次韵复之(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清代许传霈

笑他品格总平常,不向槐黄岁踏忙。
帜树词坛名早立,经横绛帐道难忘。
琴书十载儒官铎,泉石当年处士装。
前日知非今更进(见年五十有三。),敢将岁月老文场。

春饮衡甫郡庠即席示杨宾于世丈(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每过高斋俨若思⑴,森森八桂错金枝(谓旧时桂堂前八桂。)。
最难孤子重游地,未隔髫龄趋对时。
门外桑田沧海易,室中诗酒故人知。
黉宫香火證缘会(施之伯父与先君子先后官于湖。),僾见忾闻总不离。

复偕杨施二广文饮程庠二雨堂柬主人孙子兰(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相逢底是薄寒毡,醉倒鳣堂抱瓮眠。
一样知交今旧雨,卅年客梦去来缘(咸丰纪元曾饮斯堂。)。
无心新月窥书剑,有意春灯照管弦(座有招歌妓者。)。
赢得连朝文字饮,同乡到此小游仙。

至绍城留别宋白楼拔萃(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十载名场任是非,塞翁得失早忘机。
何期蹇足驱驽驾,偶触新情学鹳飞。
搏虎恐贻冯妇笑,割鸡应惹武城讥。
浮家幸有苕溪在,为趁斜风细雨归。

由杭放小舟至湖(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武林山水过匆匆,春到苕溪一棹通。
村女桑前衫子绿,晴霞林外杏花红。
炉香成市人闻梵,渔网连波星落篷。
如此舟行浑不夜,布帆况有五更风。

题艺林少年松下听泉小影 其一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韶华容易水东流,赖有回澜枕石头。
同是溪山无尽意,苍苍松荫好贻谋(尊翁补松先生有溪山无尽图。)。

借书柬衡甫(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针线压女红,斧锥资匠斲。
器利善事先,至理通乎学。
讲学在群书,梯航与辘轴。
舍此旧迹寻,歧途迷踯躅。
嗟我少失学,父书未能读。
缥缃飘劫灰,湖海走尘俗。
几处拥书城,心羡涎流角。
饷贫慨以慷,驱饥常缚束。
堪叹楮叶成,已尽易饘粥。
异书识纤微,天花眩眼目。
牛充梁栋高,蠡测山渊伏。
一知半解时,岁月逾匆促。
三来苕霅间,游忆髫龄熟。
桂堂许重登,天香犹馥郁。
施子真儒官,今雨旧雨续。
得钱便买书,插架签盈屋。
问难并析疑,取求快所欲。
帘燕静不嗔,河鼠饮满腹。
回首二十年,趋庭训闻独。
阶砌每徘徊,梦魂应来复。
袖卷晚归来,少年补未足。
荒草辟山蹊,暗室明椽烛。
故地逢故交,天与孤儿福。

题贾小谷独立图(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清代许传霈

瞻彼华顶石,巍巍高无极。
抚此涧底松,郁郁挺千尺。
卓哉贾氏子,胸次常超特。
不辞近市居,清浊齐荡涤。
人为此身病,身病良足惜。
不知有此心,心心印无迹。
绘成独立图,古道见颜色。
天地情所钟,万物尽充积。
辣手许转环,砥足柱家国。
登高快一呼,众响闻历历。
漫道群居卑,独乃群之的。
悬高隐市朝,道大无反侧。
长坂思骏蹄,云路奋健翮。
君子识其真,无入不自得。
盍观南山竹,不揉自能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