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632首
类型:
写景
咏物
春天
菊花
夏天
柳树
写马
秋天
月亮
田园
冬天
山水
边塞
写雨
写山
地名
写雪
写水
抒情
写风
长江
爱国
写花
黄河
离别
梅花
儿童
送别
荷花
写鸟
思乡
读书
爱情
思念
励志
惜时
哲理
婉约
豪放
闺怨
悼亡
诗经
民谣
写人
节日
老师
春节
母亲
友情
战争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楚辞
七夕
乐府
中秋
怀古
重阳
忧民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古文观止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前诗题后谛观卷中先人印章为前时所未见者,再成七律写怀(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重到吴兴八桂堂(印上朱文。),词存七字认遗章。
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劫后尚存大小木石遗章二十四方。)。
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
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
搜穷沧海馀生晚,劫历红羊斯道伤(劫后尚存大小木石遗章二十四方。)。
要识石交崇世得,无愁云外落天香。
学吟一再羞貂续,手泽于今未敢忘。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一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偶住杭州十载除,却难抛去是西湖。
泉惟名冷流能远,山得栽梅性不孤。
送我灵峰云叠锦,饶他春意雨初苏。
苕溪烟景天然画,一幅浮家泛宅图。
泉惟名冷流能远,山得栽梅性不孤。
送我灵峰云叠锦,饶他春意雨初苏。
苕溪烟景天然画,一幅浮家泛宅图。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四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诘朝偏值石尤风,骇浪惊涛在眼中。
无福看山峰压背,有缘邀月色当空。
长途霜气催诗稿,满郭清光到泮宫(时叔兄司训归安。)。
儿女不知重聚首,也从侪辈乐融融。
无福看山峰压背,有缘邀月色当空。
长途霜气催诗稿,满郭清光到泮宫(时叔兄司训归安。)。
儿女不知重聚首,也从侪辈乐融融。
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 其一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
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
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
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
捲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
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
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⑴。
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兵燹后经宗太守重建。)。
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
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
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
捲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
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
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⑴。
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兵燹后经宗太守重建。)。
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 其二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树木犹树人,爱山如爱士⑴。
趋庭闻斯言,三十年于是。
沧海变桑田,人物杂悲喜。
相持一尊酒,远慰风尘子。
游子独停杯,四顾情难已。
巍巍苍卞峰,渺渺太湖水。
仿佛神兮来,不期俱集此。
举目谁与言,满林芳桃李。
趋庭闻斯言,三十年于是。
沧海变桑田,人物杂悲喜。
相持一尊酒,远慰风尘子。
游子独停杯,四顾情难已。
巍巍苍卞峰,渺渺太湖水。
仿佛神兮来,不期俱集此。
举目谁与言,满林芳桃李。
白牡丹次冯味吴韵(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清白声名压众芳,何期富贵集华堂。
全身珠露初离浴,半面晴云乍洗妆。
月朗瑶台花国色,波凌玉佩水仙王。
唐宫已罢杨妃舞,薄晕罗衣冰雪香。
全身珠露初离浴,半面晴云乍洗妆。
月朗瑶台花国色,波凌玉佩水仙王。
唐宫已罢杨妃舞,薄晕罗衣冰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