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五十七
魏书
后议选边戍事,翻议曰:
臣闻两汉警于西北,魏晋备在东南。是以镇边守塞,必寄威重;伐叛柔服,实 赖温良。故田叔、魏尚声高于沙漠,当阳、钜平绩流于江汉,纪籍用为美谈,今古 以为盛德。自皇上以叡明纂御,风凝化远,威厉秋霜,惠沾春露,故能使淮海..........
列传·卷二
隋书
时太史奏云,当有移都之事。上以初受命,甚难之。穆上表曰:
帝王所居,随时兴废,天道人事,理有存焉。始自三皇,暨夫两汉,有一世而 屡徙,无革命而不迁。曹、马同洛水之阳,魏、周共长安之内,此之四代,盖闻之 矣。曹则三家鼎立,马则四海寻分,有魏及周,甫得平定,事乃不暇,非曰师古。 往者周运将穷,祸生华裔,庙堂冠带,屡睹奸回,士..........
列传·卷十四
列传·卷四十一
○王頍
王頍,字景文,齐州刺史颁之弟也。年数岁,值江陵陷,随诸兄入关。少好游 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怒,于是感激,始读..........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旧唐书
史臣曰:自三代以前,两汉之后,西羌、北狄,互兴部族,其名不同,为患一 也。蔡邕云:“边陲之患,为手足之疥;中国之困,为胸背之疽。突厥为炀帝之患 深矣,隋竟灭;中国之困,其理昭然。”自太宗平突厥,破延陀,而回纥兴焉。太 宗幸灵武以降之,..........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宋史
他日,上问袁枢今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小人不可不去'之戒,大哉王言,垂法万世。"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且曰:"固有诈伪而似诚实,憸佞而似忠鲠者,苟陛下日与图事于帷幄中,进退天下士,臣恐必为朝廷累。"上..........
卷一
齐东野语
○汉租最轻
自井田之法废,赋名日繁,民几不聊生。余尝夷考,在昔独两汉为最轻,非惟后世不可及,虽三代亦所不及焉。自高、惠以来,十五税一。文帝再行赐半租之令,二年、十二年,至十三年,乃尽除而不收。景帝元年,亦尝赐半租,至明年,乃三十而税一,即所谓半租耳。盖先是十五税一,则..........
卷十六
日知录
○拟题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且以经文言之..........
卷一百七十五
通典
金州(今理西城县。)虞舜尝居之,谓之妫墟。(帝王世纪谓之姚墟。本曰妫汭。)战国时属楚。秦属汉中郡,两汉因之。魏以汉中遗人在东垂者置魏兴郡,即其地也。晋、宋、齐皆因之。梁寻改为南梁州。西魏改置东梁州,后因其地出金,改为金州。隋初因..........庸二国之地。(麇音君。)春秋楚子败麇师於防渚,即此地也。战国时楚地。秦灭赵,徙赵王迁於此。其地四塞险固,及平天下,属汉中郡。两汉因之。魏文帝置新城郡。蜀将孟达降魏,为新城守,后叛归蜀,司马宣王讨平之。晋、宋、齐为新城、上庸二郡地。梁末置岐州。西魏置光..........
卷一·赞学
潜夫论
〔二〕见汉书。凡史记、两汉书有列传者,云“见某书”。
〔三〕汉书:“京房,字君明。”贤难篇、考绩篇并称京房。景、京古通用。急就篇有景君明。○铎按:贤难篇称“先师京君”。汉人称师为君。
〔四〕方言后刘子骏与扬雄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