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志·卷一百五十九

宋史

.....  郭璞《山海经》十八卷

  赵浮丘公《相鹤经》一卷

  左慈《助相规诫》一卷

  郭璞《葬书》一卷

  《山海图经》十卷(郭璞序,不著姓名)

  袁天刚《玄成子》一卷

  孙思邈《坐照论并五行法》一卷

  柳清风、周世明等《玉册宝文》八卷

  李淳风《立观经》一卷

  僧一行《地理经》十五卷

  《呼龙经》一卷

  《金歌四季气色诀》(一行撰论)......

志·卷一百六十

宋史

..........《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葛洪《肘后备急百一方》三卷

  刘涓子《神仙遗论》十卷(东蜀李顿录)

  宇文士及《妆台记》六卷

  师巫《颅囟经》二卷

  孙思邈《千金方》三十卷

  《千金髓方》二十卷

  《千金翼方》三十卷

  《玉函方》三卷

  王起《仙人水镜》一卷

  王焘《外台秘方》四十卷

  陈藏器《本草拾遗》十卷

.....

卷二百二十二·相二

太平广记

  裴光庭 安禄山 孙思邈 孙生 衡相 马禄师 李含章 尚衡 柳芳 陈昭 卢齐卿 梁十二 冯七 马生

  裴光庭  

  姚元..........有之乎?禄山曰:某贱人也,不幸两足皆有之。比将军者色黑而加大,竟不知其何祥也。仁愿观而异之,益亲厚之。约为义儿,而加宠荐焉。(出《定命录》)

  孙思邈  

  孙思邈年百余岁,善医术。谓高仲舒曰:君有贵相,当数政刺史。若为齐州刺史,邈有一儿作尉,事使君,虽合得杖,君当忆老人言,愿放之。后果如其言,已剥其衣讫,忽记忆,遂..........

方术部·卷五

太平御览

  ○医四

  《唐书》曰: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馀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徵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

上卷

吴船录

..........轮奂,极土木之胜。殿四壁,孙太古画黄帝而下三十二仙真,笔法超妙,气格清逸。此壁冠于西州。两庑古画尚多,半已剥落,惟张果老、孙思邈二像无恙。

  壬申。泊青城山。始生之辰也。今春病少城,几殆,仅得更生,因来名山禳祭。

  夜,道士就殿前..........树垭、两龙堂,至中峰院。院有普贤阁,回环十七峰绕之。背倚白崖峰。右傍最高而峻挺者,曰呼应峰。下有茂真尊者庵,人迹罕至。孙思邈隐于峨眉,茂真在时,常与孙相呼,相应于此云。

  出院,过樟木、牛心二岭及牛心院路口,至双溪桥。乱山如屏簇,有两..........

列传·卷二百八十九

清史稿

..........翼仲景之法。

  其注本草,疏本经之大义,并系诸家治法,曰本经逢原;论脉法大义,曰诊宗三昧:皆有心得。又谓唐孙思邈治病多有奇异,逐方研求药性,详为疏证,曰千金方释义,并行於世。

  璐著书主博通,持论平实,不立新异。其治病,..........老不倦。光绪中,卒。润庠亦通医,官至大学士,自有传。

  王丙,字朴庄,吴县人,懋修之外曾祖也。著伤寒论注,以唐孙思邈千金方仅采王叔和伤寒论序例,全书载翼方中,序次最古,据为定本。谓:“方中行、喻昌等删驳序例,乃欲申己见,非定论。”著回澜..........

卷十·地理

困学纪闻

..........兵,有应兵,有忿兵,有贪兵,有骄兵。义兵王,应兵胜,忿兵败,贪兵死,骄兵灭”,魏相取之。“临河欲鱼,不如归而织网”,董仲舒取之。“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班固、杜甫、韩愈取之。“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孙思邈取之。“德均则众者胜寡,力敌则智者制愚”,陆抗取之。“欲治之主不世出”,王吉取之。“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解之,至石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枚乘取之。“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葵藿为之不采;国有贤臣..........

卷二

酉阳杂俎

..........选徒百余人。至高安,令具炭百斤,乃度尺而断之,置诸坛上。一夕,悉化为玉女,惑其徒。至晓,吴猛悉命弟子,无不涅其衣者,唯许君独无,乃与许至辽一江一 。及遇巨蛇,吴年衰,力不能制,许遂禹步敕剑登其首,斩之。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律和尚相接,每来往互参宗旨。时大旱,西域僧请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香灯,凡七日,缩水数尺。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久,匪由弟子。一胡一 僧利弟子脑,将为药,..........

序·进医书表

扁鹊心书

..........灵》、《素》之旨注《内经》,撰《天元玉历》。以上诸子皆有著作,悉师《灵》、《素》,去古法不远。而汉张仲景不师《内经》,惟采《本草》、《汤液》,着《金匮玉函》十卷,撰《伤寒论》十卷。晋王叔和又赘其说,唐孙思邈采本草药性,集成《千金方》三十卷。《玉函经》五十卷,和附仲景,重重着述,皆宗此意。废去针灸及丹附大药,尽用草木小药,盛行汤剂,以之理小疾则生,治大病则百无一活,至千百世,误死天下苍生。(《伤寒》、《金匮..........

卷上

避暑录话

..........方术,试之数验,非江淮以来俗工可比也。子瞻在黄州,蕲州医庞安常亦善医伤寒,得仲景意。蜀人巢谷出圣散子方,初不见于前世医书,自言得之于异人,凡伤寒,不问证候如何,一以是治之无不愈。子瞻奇之,为作序,比之孙思邈三建散,虽安常不敢非也,乃附其所著《伤寒论》中,天下信以为然。疾之毫厘不可差,无甚于伤寒,用药一失其度,则立死者皆是,安有不问证候而可用者乎?宣和后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诸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今医者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