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卷一
南史
宋本纪上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 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 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 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
列传·卷六十九
元史
宋本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
谢端,字敬德,蜀之遂宁人。宋末,蜀士多避兵江陵,因家焉。端幼颖异,五六岁能吟诗,十岁能作赋。弱冠,与尚书宋本同师,明性理,为古文,又同教授江陵城中,以文学齐名,时号“谢宋”。史杠宣慰荆南,数加延礼,荐之姚燧,燧方以文章大名自负,..........
卷二
齐民要术
(九)明抄等作「於劫切」,茲從金抄、湖湘本等作「於劫反」。關於「反」和「切」,各本中常不一致,不一致時概從北宋本,不一一作校記。
(十)黃校、張校、明抄無「又」字,金抄、湖湘本及《輯要》引有,茲從金抄。
(十..........作「力反」,第二字一空一殘;湖湘本、《津逮》本脫第二字,將第一、第三二字誤合成「●」字。黃麓森校記:「以秜音推之,校宋本空字當補脂字」,與明抄合。
(九)「秜」,音尼(據音注,同《廣韻》,音梨)。《字林》,晉呂忱撰。《說文》已先..........
卷四
(三)「桓」,明抄闕末筆作「●」,是南宋本避宋欽宗趙桓的名字改的,金抄是北宋系統本,仍作「恒」不闕筆。
(四)「折柳樊圃」,《詩經‧齊風‧東方未明》的..... 湖湘本、《津逮》本「蔣」下有「將」字,作「將露於庭」,可能由於這裏缺少動詞,後人加上這個「將」字,即「拿來」,南宋本改作「新收蔣」,或亦此故,但《食經》文常是這樣簡單似欠完整的,毋庸加改。
(二八)「三寸」,從金抄;他本作..........
卷五
(五)明抄作「蛇桑」,院刻《吉石盦》影印本同,但日人小島尚質影寫本作「地桑」,金抄、勞季言校宋本及明清刻本亦作「地桑」。按《農桑輯要》卷三有種「地桑」法,引《務本新書》稱:「地桑本出魯桑。」茲從金抄。
(六..........四)院刻、金抄、明抄作「以」,他本及《輯要》引作「似」。「以楸」是在楸中分出來,「似楸」則不是楸,《要術》明說栽楸,應以兩宋本作「以」為正。
(十五)「既」,張校、湖湘本、《津逮》本誤作「即」,湖湘本、《津逮》本並脫上面「楸」字,據院..........
跋
庐山记
高山寺藏本庐山记五卷。卷二三宋椠本。余三卷旧钞补。然于宋讳皆阙笔。
盖亦从宋本出也。书中避讳诸字至高宗讳栴字止。而光宗之嫌名敦字则不阙笔。
盖刊于高光间也。此书我国守..........五两篇。抑又误矣。此书全本不知何时佚去太半。馆臣谓永乐大典本亦仅三篇。则明初已。佚东邦刊本。于宋椠外。尚有元禄十年刊本均完足。今取元禄守山二刻。与宋本比勘。知元禄本虽完亦有噅夺。守山阁本则噅脱弥甚。第一篇守山本夺释慧远庐山记。略至略举其异耳数十行(元禄本未夺)第二篇影图者以下。元禄本错简十余行(守..........
列传·卷二百九十四
清史稿
卷七
日知录
《容斋四笔》言《孟子》“是由恶醉而强酒”,“见且由不得亟”,并作“由”,今本作“犹”。是知今之《孟子》又与宋本小异。
○孟子弟子赵岐注《孟子》,以季孙、子叔二人为孟子弟子。季孙知孟子意不欲,而心欲使孟子就之,故曰:“异哉,弟子之所闻也。”子叔心疑惑之,亦以为可就之矣。“使己为政”以下,则孟子之..........
卷十八·人部二
艺文类聚
【疏】后汉班超上疏曰: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耄,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但原生入玉门关,不敢望封酒泉郡。
又曰:[又曰以下,明本无,冯校本云,此一段宋本有之,然辞义实不属,语亦不可解,今按其文义,盖赋名实,疑自他篇窜入者,俟考。]其诚无徵名实,赋以言行,具可扬伦,上方委我朝杰,搜材儒门,若取火于燧,求玉于昆,且知人则哲,永矢不谖,询乎誉则汝察乎德,摭..........
卷五十五·杂文部一
又毛诗诗曰:无[自九八三页四行释名曰三字起,至此止,宋本缺,据明本补。]将六[《初学记》二十一作大。]车,惟尘冥冥,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显允君子,大犹是经,[其一。]聿脩厥德,令终有淑,勉尔遯思,我言惟服,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靦面目,[其二。]..........